儒道狂书生 第728章 圣道与王道

齐国,稷下学宫。

一抹光华穿破云层,直抵文圣山,转眼没入文庙之中。

文庙诸圣面前供奉的一沓空白纸页上,有一个个文字逐渐清晰浮现出来。

不一会儿,一份期刊完全成型,安静置于案台之上。

很快,一道身影出现在文庙之中,正是稷下学宫的祭酒颜珏。

颜珏先是给诸圣供奉了一柱香火,这才伸出双手去拿那部期刊。

见得期刊封面上的文字,颜珏忍不住眉头微动。

又是太平域……颜珏拿上期刊,默不作声地退出了文庙。

直到下了文圣山,颜珏才打开期刊翻看起来。

见到其中的文章内容,颜珏眼神变得更加复杂,年轻人真的是敢干敢说,还能弄出这么一部期刊以示天下。

就在这时,一位老者悠闲迈步来到颜珏的近前,笑眯眯开口询问。

“祭酒,我见文圣山又出了异象,可是又有什么了不得的文章现世了?”

这位老者乃是学宫的一位夫子,刚才正好给学子们上完课,觉察到了文圣山的情况,便第一时间赶过来,然后就遇到了颜珏。

颜珏抬手便复制了一本期刊递与老者。

“是有不得了的文章出世,还不止一篇。”

老者闻言,好奇拿过期刊一看,很快眉头就皱了起来,无法抚平下去。

等看完所有文章,他的脸色都变得很不对劲。

“这这这,是何人竟拿出这些文章来,简直是,简直是……”

老者吹胡子瞪眼,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颜珏悠悠道:“这可不是一人的文章,而是许多人的文章。”

颜珏能看出来这些文章不是出自一人,感觉其中的一两篇还可能是稷下学宫学子所做文章。

只是文风太不同,不能完全肯定。

这些文章都不够精美,换作科举都不能入选。

但一篇篇文章主题大胆,言词直白简明,令人振聋发聩。

在言论思想上,颜珏都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只是其中内容过于大胆,完全是在揭某些人物的黑底,把很多见不得光的事物摆放在台面上大肆言说,以试图让天下人觉醒思想……

老者表情变幻,低声道:“这样的文章,文庙那边怎么能……难道齐国文圣……”

老者很想说齐国那位文圣是睡着了吗,还认同这样的期刊书册,将之传播出来。

颜珏心中一叹,这种事恐怕也不是那一位文圣能阻止得了的。

毕竟那位活着的文圣,也只不过是齐国的圣人。

儒道不灭,天地间那几尊的意志终究能压人一头。

至少明面上,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什么。

回想之前和陆正的一些谈话,颜珏觉得有些事情恐怕已经不在他的预料和掌控之中,只能顺其自然了……

颜珏开口道:“把这些文章公布出去吧!让学宫的先生和学子们也看看,论道论道。”

老者眼神微变,“这,这其中多是针砭朝廷的文章,如此传播出去,恐怕不太好吧?”

颜珏叹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悠悠之口是堵不住的。这些文章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传于天下,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

安国,太安城,皇宫御花园。

一位宫人脚步匆匆,将期刊呈给正在花园之中的安太玄。

“陛下,是文庙突然显世的书籍,好像是太平域那边的著作……”

期刊一出现,文庙那边就有人第一时间反应,先把东西送到安太玄面前,都还没有过目其中内容。

“哦?”

听到是太平域那边发表的著作,安太玄顿时来了兴趣。

连忙拿过期刊一看,见到精致的封面上那两个血色大字,就让他感觉很是刺眼。

“怎么这红色,看着不怎么喜庆啊?”

安太玄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翻开看到第一篇文章的主题,安太玄不禁坐直了身子。

圣道与王道……

文章用词并不华美,也不会堆砌辞藻,只是用很简炼的文字描述内容。

开篇便是解释圣道治世与王道治世。

圣道治世是为利天下之民;而王道治世,以君臣为主,万民实则为奴……

再然后,文章又直言当今世间皆是以王道治世,不过天下王朝权贵假借圣贤之名,却是行牟利为己之行径,有悖圣贤之道……

一番言词激烈,字字如刀,直指人心。

就差没有指着鼻子痛骂某些人物的虚伪小人行径。

安太玄看得表情微僵,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这文章写得可真是……

感觉以前朝廷上的直臣都没跟他说这种戳心窝子的话。

安太玄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往后面翻看。

看了好些时辰,他才慢悠悠翻到最后一篇文章。

题名为《阶级》的文章,简明扼要的解释了阶级关系,把某些阶级势力直接批判了一番,一些用词造句犹是令人深刻。

比如什么如果觉得你自己的人生在负重前行,一定是有人骑在你的头上作威作福。

天底下没了地主,农民百姓种地会让自己过得更好,而天底下没了种地的百姓,那些只会吸血的地主会被饿死……

什么权贵就是人形吸血鬼,比妖鬼还可怕!

安太玄嘴角不由得扯了扯,他认为这篇文章就是青婉那个小姑娘写出来的。

之前在太平域待的那几天,他总能听见对方念叨差不多的话语。

看完整本册子,安太玄揉了揉眉心,心绪万千没法平静。

“思想……第一期,还是第一期,这以后还有多少?”

安太玄觉得脑瓜子有点疼,陆正他们想在世间宣扬这些思想,是唯恐天下不够乱吗?

安太玄沉吟片刻,将期刊给了旁边的宫人,淡淡道:“去让人多抄录些,给文武百官送去!”

他觉得这种期刊不能只给他一个人看,也得分享给王公大臣们,让那些人也感受一下新潮思想的冲击。

也算是借别人之口,骂一骂朝廷上的某些权贵了。

想到这一点,安太玄不免心情好了些。

安太玄身边的宫人动作麻利,没用多久时间,一份份期刊就送去了不少府邸,到了百官权贵手中。

有人看到期刊内容,莫名有一种被人剥了面皮、扒了衣服示众的感觉。

还有个别人看得兴致大发,生起一种为我知己的感觉。

有人照镜子,有人看乐子……

还有人直接进宫想求见安太玄,想要弄清楚送这样的文章是什么用意?

甚至有人觉得是不是有必要联名上书,把关于陆正和太平域的事全面禁封了,不然各种事情和思想传播开去,不利于国家稳定。

很快就有大臣组织起来,带着一些官儿共同入宫,当面与安太玄陈明利害。

安太玄见到诸多大臣反应这么大,心中不免冷笑起来,恐怕是某些话真戳到了这些人肺管子、心窝子,才这么急着站出来跳脚。

见到一位老臣在那里絮絮叨叨,安太玄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表情很是不耐烦。

安太玄开口打断道:“倘若国泰民安,这些文章传播出去不过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能有多大影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真正的问题不去解决,反而去堵悠悠之口,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安太玄气极反笑,又道:“尔等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如今来劝谏朕去当厉王那样的昏君吗?”

“反贼,反贼,有人说北域那边有大逆不道的人,但离朕可远得很。有人祸国殃民,近在朕的眼前,又怎么说呢?”

安太玄目光如炬,眼神直勾勾注视着一众大臣。

众人见状皆低头不敢直视,一时也不敢有人站出来说话。

安太玄心中冷哼,转而道:“朕听闻魏国天子仁德,力主施行新政,免除国民田税,得亿万百姓称颂,连诸佛菩萨都贡献了金身佛像,古未有之……”

“当年陆正也跟朕有过类似的提议,朕亦有此意,你们却觉得此政从未有之,不合祖宗之法,影响和阻力太大,无法施行下去……”

安太玄脸色阴沉如水,冷声道:“怎么到如今,魏国又能行得通了呢?难道说魏国的天子和大臣,比朕和你们更有能力?”

安太玄顿了顿,又道:“还是说,你们把朕当昏君耍呢?”

一众大臣战战兢兢,有人后背都冒出了冷汗。

被安太玄这么一打岔,众人一时愣是没敢再提及关于陆正和期刊的事。

安太玄表情冷漠,说道:“朕要像魏帝那样,做些有利于民的事,而不是去堵百姓的口。都会去拟定一些政策吧,下一次大朝会,朕要看到有效的方针。要不是做不到,你们也别在朝堂上占位置了,只会被人当成笑话。朕允你们告老还乡,或者去魏国那边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做事的……”

“都退下吧!”

安太玄满脸不悦地摆了摆手。

一众大臣偃旗息鼓,灰溜溜地离开皇宫。

至于安太玄所说的事情,有的人觉得得回去书房里翻一翻了,兴许之前发给他们的那厚厚一沓新法政策还丢弃在哪个位置……

……

楚国,北方某郡,一座香火旺盛的神庙之中。

王通坐在神台之上,拿着下属刚送来的期刊。

这位曾经的风流狂士终究是听从了陆正的建议,通过自己的家族关系,在楚国香火神道之中取得了一个位置。

如今他在一地混得风生水起,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所得的香火比当地的其他神官还多。

至于陆正和太平域的事情,王通一直有所关注,时常感叹自己的事业成就没陆正做得大,远不如对方。

王通慢悠悠翻看着期刊,看到里面的那些内容,不禁心潮澎湃,大呼过瘾。

他以前总是抨击朝廷,但也没想过能将之写成文章、刊印成册还传播于天下。

他曾经以为自己够狂,但面对了陆正那样的人,感觉其中的差距有些大。

“如一粒蜉蝣见青天啊……”

王通忍不住叹道,“好像去太平域那边见识见识,可惜这边实在离不开……”

其实王通早就想去太平域看看,但他现在为楚国正神,本尊不好擅离职守,一道分神也没那么大能耐跑那么远。

等看完期刊,王通静坐在神台慢慢消化其中内容。

良久,王通眼眸闪烁金光,露出坚毅的神采。

他要留在这里发展,去成为楚国最有权势的神!

再然后,毁掉这一切!

王通口中轻哼,隐约能听到一些模糊的言语。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

“朕有些后悔把嫣然他们派去那边了……”

蜀帝坐在一处芙蓉花园中,手里还拿着一份期刊。

“思想,思想……那小子的思想就和朕不是一个路数的,朕担心他真把嫣然他们给教坏了。”

旁边,雍容华贵的芙蓉皇后一直面带恬静的笑容,慢慢翻看着期刊。

“他是个好孩子,全心全意为了那些受苦的百姓,这有什么问题呢?嫣然他们也是大人了,也会有自己的主见,夫君没有必要担心那么多……”

“再者,连青羊宫天师都亲自选了一些弟子,让那些弟子过去历练,事情总归是有益的……”

听到芙蓉皇后的这些话,蜀帝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不过还是感觉有点刺挠。

“我的皇后啊,这世道,是容不下他那样的大好人。”

芙蓉皇后侧目,微笑道:“若是容得下呢?”

蜀帝神色幽幽道:“那这人世间,就要天翻地覆咯,朕以后也会睡不安稳了。”

蜀帝是享于安乐,但他不是蠢,很多事情都看得通透。

那个陆正可以说是他见过的人物中,最充满变数了。

芙蓉皇后闻言道:“夫君难道想要做什么?”

蜀帝表情平淡,轻声道:“朕除了你,什么也不在乎,有必要去做些什么吗?一切顺其自然吧!”

“他是我人族天骄,是往圣认可的年轻人,即便和朕不在一条道上,朕也不会拿他怎么样。咱们夫妻俩,就好好看戏吧……”

“道门那边也得催一催了,一部太平经那么难编吗?朕还想有个千古留名的机会呢!”(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