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出毒计
太子听得眼睛一亮,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母后英明!就按您说的办!立刻拟旨,派人快马加鞭送去北境,务必让陈平安和勋国公收到!另外,周泉,你再加派兵力,把京城的城门守紧些,再派人盯着二皇子和五皇子的封地,一旦有他们的消息,立刻回报!”
“末将领命!”周泉躬身应道。
礼部尚书也连忙附和:“臣这就去拟旨,确保措辞妥当,让陈平安无从推辞!”
这个时候周泉想到了什么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躬身:“启禀陛下、娘娘,臣有一补充之议,或许能助圣旨顺利推行,稳住燕州军心,也断了陈平安的后路。”
太子抬了抬下巴,语气带着几分不耐,却还是道:“说吧,有什么主意尽管讲。”
“如今京营将士随陈平安、勋国公征战已久,难免思乡念亲。”
周泉缓缓开口,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臣提议,即刻下旨,对此次一境参战的士兵予以嘉奖,每人赏银五两、粮米三石,赏银由户部即刻拨付,务必让将士们知晓陛下的‘体恤’,另外,让各营将领在京中的家眷,各自写一封家书,由朝廷派专人送往北境,亲手交到将领手中,让他们安心打仗,也让将士们知道,朝廷记挂着他们的家人。”
这话刚落,太子先是愣了愣,随即与皇后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同时闪过一丝了然,甚至带了几分赞许,周泉这招,可谓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面上是“嘉奖将士”“传递家书”,显得朝廷体恤下属、顾及亲情,能稳住将士的情绪,让他们不疑有他,可暗地里,那封“家书”根本不是报平安,而是赤裸裸的威胁,家眷的一举一动都在朝廷掌控之中,将领们若是敢跟着陈平安抗旨、甚至起兵反叛,就得先掂量掂量,京中的家人会不会遭殃!
皇后率先点头,语气里满是认可:“周泉考虑得周全!这办法好,既显了皇儿的仁厚,又能稳住京营的将领,断了他们跟着陈平安作乱的心思,一举两得!”
太子也跟着笑了,拍了拍龙椅扶手:“好!就按周泉说的办!户部侍郎,你立刻去筹备赏银粮米,三日内必须拨付到位,若是延误,唯你是问!”
户部侍郎连忙躬身:“臣遵旨!臣这就去安排,绝不敢延误!”
“还有家书的事。”皇后补充道,眼底闪过一丝狠厉,“让内务府去办,通知那些将领的家眷,书信里必须提‘感念皇恩、劝夫尽忠’的话,若是有人敢耍花样,或者不肯写,就把人‘请’到宫里来,好好‘照料’——想必他们会明白,该怎么写才对自己、对家人好。”
“臣明白!”周泉躬身应道,心中清楚,“请进宫照料”不过是说辞,真要是不肯配合,等待那些家眷的,只会是软禁与胁迫。
太子坐在龙椅上,越想越觉得稳妥,语气也愈发得意:“这么一来,陈平安就算想抗旨,手下的将领也未必会跟着他干,谁不想保住自己的家人?到时候,他要么乖乖回朝受死,要么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收拾他还不是易如反掌!”
殿内的太?? 子党官员纷纷附和,夸赞太子英明、皇后睿智、周泉谋虑深远,满殿的奉承话,听得太子眉开眼笑,早已忘了昨日弑君谋逆的惶恐,只沉浸在即将掌控天下的野心与快意之中。
燕州大营的校场上陈平安一身戎装,径直朝着勋国公的营帐走去,这几日,他总觉得心口发闷,连夜里都睡不安稳,总觉得千里之外的京城出了什么事。
掀帘入帐时,勋国公正对着沙盘推演战局,指尖划过燕州与云州的交界线,眉头微蹙。
见陈平安进来,他抬了抬眼,放下手中的木杆,笑道:“九王爷怎么来了?今日校场操练,将士们的劲头可是足得很,再过几日朝廷援军一到,咱们便能趁胜追击,彻底收复云州。”
陈平安没接话,径直走到案前,拿起桌上那封早已封好的捷报,那是几日前他们击败金军、收复燕州城后写的,早就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可如今这些天过去,别说朝廷的嘉奖旨意,连半点回音都没有。
“老国公,”陈平安的语气沉了下来,目光落在捷报上,“我总觉得,朝中肯定出事了。”
勋国公闻言,不由得愣了愣,随即摆了摆手,笑着打趣:“王爷这是打了胜仗,反倒太紧张了?别瞎说,朝中能有什么事?陛下向来康健,太子虽偶有不妥,却也翻不起大浪,咱们的捷报刚送出去几日,朝廷就算要回话,也得等些时日,哪能这么快?”
“不对。”陈平安摇了摇头,指尖敲了敲案上的捷报,语气里满是笃定,“以往咱们递战报,哪怕是小胜,朝廷最多两日便会有回音,要么是嘉奖将士,要么是询问后续战事,从没有像这次这样,石沉大海,更何况,这次是收复燕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按道理说,父皇就算不派使者前来,也该有旨意传来,可你看,这都几天了,连个传信的驿卒都没见着。”
勋国公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听陈平安这么一说,他也感觉到了不对劲,他走到案前,拿起那封捷报看了看,眉头也皱了起来:“你这么一说,倒真是有些反常。难不成……是京中出了什么变故,耽搁了旨意?”
“不是耽搁。”陈平安的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是刻意压着,要么,是捷报没送到陛下手里,要么,就是京城出了天大的事,没人顾得上给咱们回话,甚至,是不敢给咱们回话。”
这话一出,营帐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勋国公看着陈平安的神色,也意识到事情恐怕不简单,他沉声道:“那依王爷之见,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等着,万一京城真出事了,咱们远在燕州,连消息都摸不准,岂不是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