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我假世子,灭门别哭啊 第126章 他也会温柔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他也会温柔

晋安军的士兵们,见自家主帅都亲自下场了。

更是士气大振,一个个嗷嗷叫着,使出了吃奶的劲儿。

流民们也备受鼓舞,他们做梦都想不到,高高在上的太守大人,会跟他们一起流汗。

这份看重和认可,让他们心里暖烘烘的,浑身都是劲儿。

一时间,整个工地上号子声、夯土声、劈砍声、笑声响成一片,汇成了一支热闹高亢,充满了盼头和活力的劳动曲。

江定安一口气干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日头开始偏西,额头上渗满了汗珠,才在一块清理出来的大青石上坐下歇脚。

亲卫赶忙上前,递上备好的水囊和干净的布巾。

江定安摆摆手,示意不用。

他享受着这片刻的安静,以及干完活后的舒坦。

就在这时,一个约莫四五岁,梳着两个小羊角辫,脸蛋被太阳晒得红彤彤。

却依旧粉 嫩可爱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捧着一个豁了口的粗瓷大碗。

从不远处一群玩耍的流民孩子里,一步步慢慢走了过来。

她小脸上带着点紧张和害羞,一双乌溜溜的眼睛。

好奇又有点怕地打量着坐在石头上的江定安,最后鼓足了劲儿,走到了他面前。

小姑娘仰起红扑扑的小脸,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大……大哥哥……喝……喝水……”

她小手里,稳稳地捧着那个粗瓷大碗,碗里盛着满满一碗清亮亮的井水。

水面还冒着凉气,显然是刚从井里提上来的。

不远处,那小姑**娘正和旁人埋头缝补,眼角瞥见女儿端着碗走向太守。

手里的针线 “啪嗒” 掉在地上,脸上的血色褪得干干净净。

她喉咙里咯了一声,就要扑过去。

只怕女儿不知轻重,惹恼了这位喜怒无常的江太守。

那妇人脚下刚动,江定安已转过头,脸上竟漾开笑意,暖融融的。

他伸出手,指尖在小姑娘细软的额发上拂过,轻柔得如同春风拂柳。

随后。

他自然地接过那只豁口的粗瓷碗,看也没看,仰头便饮,碗底朝天,井水涓滴不剩。

喉结滚动,“咕咚” 几声,甘冽的井水入腹,暑气和劳累都消解不少。

江定安放下碗,拿手背揩了下嘴角,冲小姑娘咧嘴一笑,声音爽朗。

“好水!真甜!今儿就数这碗水最解渴!”

他笑意不减。

目光落在小姑娘那双透着点怯生生的眼睛上。

手臂一伸,便将小人儿抱起,稳稳放在自己腿上。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一时间鸦雀无声。

江定安浑不在意,低头对着怀里的小人儿,声音放得极轻。

“告诉大哥哥,你叫什么?多大了?这水,是给大哥哥解渴的?”

小姑娘起初还有些僵。

但江定安身上有股让人安心的暖意,她慢慢松弛下来。

一双黑葡桃似的大眼睛眨了眨,瞅着面前含笑的大哥哥,嗓音嫩生生的。

“我叫丫丫,五岁了。”

“水是阿娘刚打的,丫丫瞅见大哥哥淌了好多汗,肯定口渴,就端来了。”

“大哥哥给俺们吃的,还盖新屋子,阿娘讲,大哥哥是大好人!”

那童音稚气里透着股认真劲儿。

秦玉莲立在马车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那双素来寒潭般的凤眸,此刻却漾起了波澜。

里面有惊异,有困惑,连她自己都未曾留意。

她就那样定定看着江定安,看着他脸上那种从未给过她的。

如同初春暖阳般的笑容,听着他对着那孩子时,耐心得不可思议的低语。

心口某个角落,坚硬了许久的地方,被什么东西轻轻敲了一下,竟有了些微松动……

‘他……原来是会这样笑的……’

‘他……也能这样……软语温言……’

这念头就这么钻了出来,毫无征兆。

这温馨的一幕,像一幅最动人的画。

深深地刻在了周围所有晋安百姓和士兵们的心里。

他们亲眼看到了太守大人爱护百姓的一面,看到了他铁汉外表下藏着的柔情。

他们心里的敬爱和拥护,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此之后,晋安城民心归附,万众一心。

江定安这个名字,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太守或者一个侯爷的称呼,更成了无数百姓心里唯一的念想和依靠!

小姑娘丫丫捧水给江太守,太守大人不但痛快喝了。

还把小女娃抱在膝上温言细语安慰的这温馨一幕,像长了翅膀似的。

飞快地传遍了晋安城的每个角落。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到处都有人眉飞色舞地讲这件事。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里话外都是对江定安的佩服和爱戴。

他们说,江太守不光是打仗百战百胜。

勇猛无敌的盖世英雄,更是一位心疼百姓、爱民如子的好官长。

在他们朴实的想法里。

能对一个不认识的流民小丫头片子露出这么真切温情的大人物,那必定是个值得他们豁出命去拥护的好官。

江定安的形象,在晋安百姓心里,越发高大起来,简直快成了神仙。

秦玉莲亲眼看到江定安和百姓们打成一片,对一个身份低微的流民小女孩露出那样毫不掩饰的温情和耐心,心里的震动许久都平复不下来。

回太守府的路上,她坐在马车里,脑子里来来回回都是丫丫把水碗递给江定安。

以及江定安把丫丫抱在膝上。

脸上挂着她从未见过的温柔笑容的画面。

她开始忍不住怀疑自己以前对江定安的所有看法。

这个男人,在她面前时,冷硬、霸道、不择手段,甚至可以说狠毒。

他关着她,羞辱她,把她当成可以随便摆弄的物件和谈条件的本钱。

可是在那些普通的晋安百姓面前,在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面前,他又露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

随和、仁慈,甚至带着点儿不熟练的温柔。

他到底哪一面才是真的他?

还是说,这些完全不同的样子,都是他的一部分?

这个男人身上,好像藏着解不开的疙瘩和谜团。

让她既恨他做过的那些事,又忍不住生出点想去弄明白的好奇。

这种又恨又想探究的心思,让她心烦意乱,吃不下睡不着。

民心聚拢,最直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晋安城里各项建设的进度,快得让人咋舌。

无论是那些被 “以工代赈” 招来的流民。

还是原本就归晋安军管的士兵,在亲眼看到太守大人和百姓一起干活、爱护百姓的感人场面后,都爆发出惊人的热情和难以想象的干劲。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