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猜测这次调整的力度会空前巨大,可能会涉及多个重要岗位的变动。
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虚晃一枪,最终不会有太大的实质性改变。
但无论怎样猜测,在正式的文件和安排下来之前,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每个人都密切关注着组织部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哪怕是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流言满天飞。
作为这次干部调整的第一责任人,黎卫彬自然也接到了无数的电话。
“这种事情我看你还是不要打听的好,知道的越多越麻烦,我现在是骑虎难下,帽子戴在头上,想摘都摘不掉,恨不得马上消失,也省的麻烦缠身。”
“不过话说回来,你萧书记向来就是稳坐钓鱼台,这个事情跟你可没什么关系吧?”
“你先别管跟我有没有关系,差点被你带进沟里去了。”
“我怎么听着你现在像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掌控一省地市班子调整的大事情,怎么到了你黎部长这里就成了骑虎难下了。”
电话那头。
听到黎卫彬自嘲了一通。
萧晏明自然是毫不客气地打趣回来。
不过开玩笑归开玩笑。
萧晏明还是能理解黎卫彬的处境的。
掌控一省地市领导班子调整看似风光无限,但是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仅仅是想一想就令人头皮发麻,更别说亲自操刀上阵。
随着多地干部接连被调整,如今整个江南官场都是胆战心惊,黎卫彬背负的骂名可不少,他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艰难与风险。
闻言黎卫彬在电话这头也只能连连苦笑。
实事求是地说,真实的情况远比外人知道的更加复杂。
这次干部调整工作,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一方的发展,所以每一个提名和任命都必须慎之又慎。
毕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到时候自己就成了众矢之的。
即使背后有易至卿支持,但是如果真的闹出了不可调和的重大问题,到时候恐怕易至卿也未必保得了他。
“行了萧大书记,我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事情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现在各方都在盯着,稍微有点偏颇就会被无限放大。”
“我也懒得跟你嚼舌根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黎卫彬才挂断了电话。
但是在挂电话之前,萧晏明却突然给他提了个比较意外的建议。
两人不只是当年培训班的同学,还是相交多年的朋友,可以说是私交甚笃,黎卫彬自然不怀疑萧晏明这个提议的用意。
然而对于萧晏明提出来的让他主动申请下放到地方去的建议,黎卫彬却很难认同。
并不是他贪恋权势,舍不得常务副部长这个职务带来的权力,而是有些事情真的不可为。
当下江南地方干部调整工作刚刚才告一段落,他黎卫彬作为主要的操刀人和政策执行人,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退路可言。
要么高歌猛进,趁势而起。
要么调离江南。
前者并没有太多的可能,毕竟他提任正厅级才刚刚一年时间,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进步的空间。
而调离江南…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相比之下,反而是张维清让他去干部二局更加切合实际一些。
……
3月底的江南,街头上已经渐渐多了一丝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