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场:从基层开始一路逆袭 第1369章

();

更有甚者,认为这位黎部长太过不讲情面,譬如高原等人,跟着他多年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是一朝被查,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一撸到底,甚至锒铛入狱。

然而无论如何,黎卫彬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为江南官场注入了一股新的风气,也让那些心存侥幸、试图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基层领导干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毕竟这仅仅只是第一轮考察。

后面或许还有第二轮、第三轮……

然而事情到此并未全部结束。

就在淮阳市委的决定公告的同时,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关于丰水县和松和市官场的内幕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随着松和市跟丰水县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功,社会经济发展迎来新的高潮之后,这些地方长期以来存在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也在不断壮大。

以这些人为首的两地干部在工作中渐渐丧失了自己的信仰,忘记了组织的纪律和初心,开始变得贪婪成性。

在吃拿卡要的同时,频繁性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公谋私,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领导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纯洁性。

导致政策执行不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群体性**现象。

而黎卫彬的这次行动,无疑是对这些积弊的一次有力冲击。

1月15号。

经研究决定:

免去陈昌浩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职务,并对其实施双规处理。

免去陈军淮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职务。

免去房婧淮阳市委副书记的职务。

并对以上两人的情况继续展开调查,坚决予以处理。

……

省委组织部。

办公室里。

黎卫彬几乎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出来,期间除了偶尔有人进去汇报工作以外,就连综合办公室主任陈晓华都不想主动过去敲开那扇门。

原因很简单。

随着整个淮阳官场将近一半的领导干部被连根拔起,任谁都知道此刻黎卫彬的心情不会太好。

毕竟这一次淮阳那边被严肃处理的干部里面,既有黎卫彬的老领导,老上级,老同事,还有许许多多曾经在一个战壕里奋斗过的同僚和下属。

毫不客气地说,这一次黎卫彬主动挥刀自斩,斩的不仅仅是自己在整个淮阳的根基,也是无数基层干部的美梦。

一个敢于挥刀斩在自己身上的考察工作负责人,谁敢说黎卫彬手上的屠刀不会落到自己身上?谁敢说黎卫彬手里的矛刺不破自己的金钟罩?

实际上。

此时此刻,黎卫彬远不只是心情不好那么简单,而是愤怒无比。

早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他其实就已经预料到很有可能会出现自己不想看到的情形,毕竟时间在变,人也在变,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证跟自己共事的人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即使如此,他还是被最终的结果惹得火冒三丈,那种失望、失落和懊恼的情绪交杂在一起,情绪简直复杂得令人难以理出头绪。

他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连陈昌浩和房婧这两位都陷入到了泥坑之中。

要知道。

这两位之间的任何一位都算得上是他黎卫彬在仕途上的长者、老师甚至伯乐,不管是陈昌浩还是房婧,对他黎卫彬都有提携和知遇之恩。

当年在他初入淮阳时,房婧便以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给予他诸多关键性的指导,让他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而陈昌浩更是屡次在他面临重要的晋升关卡时大力举荐,为他争取到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会,这才使得他黎卫彬能有如今的地位。

可如今这两位曾经对他有恩的故人却纷纷深陷泥沼。

这种情形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直直地刺进了黎卫彬的心里。

他感到自己被曾经无比信任的人从背后狠狠捅了一刀,那种疼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深处的创伤。

而且这件事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在官场这个错综复杂的大网中,陈昌浩和房婧的倒下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许多原本围绕在他们身边,与黎卫彬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都开始人心惶惶。

就连组织部内部的众人看他这位领导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猜疑和恐惧,仿佛他随时都会成为下一个“清算者”。

然而此刻黎卫彬的头脑也是前所未有地清醒。

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压力。

一方面,他要承受来自上级领导对于此次考察工作结果的质疑;

另一方面,他还要面对官场同僚们异样的目光和潜在的敌意。

这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无论怎么挣扎,都难以摆脱被裹挟的困境。

然而作为一个合格的操盘手,黎卫彬更清楚,越是这种复杂的形势,他越发要冷静沉着,从中找到一条出路。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