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胆说,今天晚上主要是听意见,说错了不会追究你的责任。”
实事求是地说。
从挂掉王一凡的电话后,这个问题其实黎卫彬脑子里一直都在思考。
然而正如他此前所想,松丰槐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问题,涉及到的绝对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工作那么简单。
当年他在松和市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一开始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增进松和跟丰水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实现资源上的互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区域性发展。
但是后来随着松和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突破,继而在干部交流任职,产业的承接和互补,道路网的覆盖,人员和物资的流动以及政策的互通等多个方面都开始了一体化的尝试。
后来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又把槐林县也列入到了一体化的框架范围内。
如今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松丰槐三地在**政策,干部任职,人员往来以及产业和经济互动方面早就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协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在松和市运营的出租车,如果要转到丰水县或者槐林县运营,所具备的一应资质基本上是通用的。
唯一需要增加的手续就是做一个异地登记。
这在其他的地方显然无法实现跨区域的流动。
在松丰槐三地能实现这种高速转换,原因很简单,早在两年前,三地的公交客运、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营业务早就已经实现了整合,现在三地的公交公司都归一套系统管理。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其他的更多的东西同样是这个发展趋势。
会议厅里。
黎卫彬的语速不紧不慢。
总体上他还是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包括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趋势,在一体化进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
“手长,我个人认为,区县层次的区域一体化模式,跟地市和更大层面的合作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区县因为其规模的限制,独立性相对来说要差一些,所以在整体设计上,它的包容性更强。”
“而针对这种区县经济独有的特点,我们后来又提出了三地共建城市副中心的倡议。”
说到这里。
见对方看向自己,黎卫彬立马顿了一下,随即耳侧就听到徐仲远的问题脱口而出。
“那三地共建城市副中心跟松丰槐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闻言黎卫彬刚想开口。
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洪建军朝自己看过来,当即也是打了个激灵,记起来此前王一凡让他三思而后行的那句话。
所以略作沉吟后,这才开口说道:“手长,三地共建城市副中心可以理解为松丰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质变,也可以说是一个升级模式。”
“松丰槐区域经济一体化受制于三地行政区划隶属范围的不同,在各个层面上肯定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是三地共建城市副中心就类似于单独开辟出一个共同管辖的区域,或者说特区。”
“在这个城市副中心里面,三地的各种政策是高度融合的,但是最后归口的是城市副中心管委会的统一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