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买凶宅 第447章 阳关曲(23)

();

尧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由于地势和外族人的原因,西城门常年关闭,只有在特殊节日才会开启。东城门和北城门是人流量最大,也是最繁华的,而南城门是这四个城门里头最特殊的。

从地图上看,南城门位置最偏,城外山峦交错,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因此,它也是这四个城门里驻守兵丁最少的。

二十多年前,外族人于子夜时分突然发起攻击,仅用了半个时辰,就攻破了南城门。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地官员以及守城者的盲目自大。认为外族人不可能跋山涉水,费劲巴拉地来攻打南城门。

尧城大败,外族人攻进城内烧杀抢掠,待援军来时,城内百姓已死伤大半。别看如今的尧城车如流水马如龙,实则是靠那些商客撑出来的。若商客们在同一时间离开,尧城会变得空空荡荡,犹如死城。

慕笙留意到那个时间,眉尾一动问齐思远:“二十多年前,尧城发生过大战?”

齐思远点头:“外族人似有内应,仅用了三个时辰就攻下了整座城池,天亮时开始屠杀。事发时,大部分百姓还处在似睡非睡当众,稀里糊涂就丢了命。

那场屠杀从天亮持续到下午,直到江家军的援军抵达。”

徐亿年摸着下巴:“据我所知,江家军并非尧城守军,他们是如何知道尧城被人攻破了?就算是有百姓逃出去,也不能那么及时的将消息送达吧?除非江家军早就得到消息,知道外族人会攻打尧城。”

当年的事情齐思远并不清楚,事情发生时他们一家还未来尧城,而程瑶瑶的父亲程宣也是在那件事之后回的尧城。

在南城门口有座碑亭,正面与反面刻字不同。正面刻的是为保护尧城而死掉的江家军将士的名字,反面刻的是被外族屠杀的尧城百姓的名字。后因为江家军被指通敌,碑亭也被强行捣毁,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横在荒草丛里。

碑亭虽然毁了,百姓却还记得当年之事,也从未忘记过拯救他们出水火的江家军,每至清明,总有人偷偷去碑亭祭祀。

大战之后,南城门破烂不堪,当时的父母官几次上书朝廷,都被驳了回来,说尧城官员夸大其词。事后才知,有人匿名上书,说江家军通敌,尧城被破,纯属子虚乌有。

“这话不对,若尧城被破属子虚乌有,何来的江家军通敌?若是江家军通敌了,又怎会城破?依着江家军的能耐,不用通敌也能拿下尧城。这皇帝,脑袋是被驴踢了吗?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徐公子慎言。”齐思远接连咳了几声,提醒徐亿年不该说的话万不能说,以免惹祸上身。”

是人都知道江家军不可能通敌,就像徐亿年说的那样,江家若真有谋逆之心,用不着通敌。皇帝的脑袋没被驴踢,他就是想借着这个由头名正言顺地除掉江家军。至于江家军如何,江家军的家人们如何,边城的百姓们如何,皆不在他这个天子的考虑范围内。

天子不管,朝廷不管,尧城的百姓却不能不管。破开的城墙,就像自家被打开的后门,说不准敌人啥时候来。父母官迫于无奈,将自个儿的全部资产拿出来变卖,又挨个儿上门,去求城中那些活下来的商人。

商人重利,却也分情况。外族入侵时的惨状还历历在目,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无城无家的道理。若是因为城墙的缘故致使外族再次大举入侵,别说银钱了,就连他们自己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他们是可以离开尧城举家搬迁,然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况且,故土难离。城中的大部分商人都甘愿拿出钱财的八成,用于修筑城墙,以及帮助百姓恢复民生。作为回报,当时的父母官也代表官府与他们签订了契书,凡是捐献资产者,免十年税赋,在不违背朝廷法度的情况下,为其经商提供便利。

钱有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城墙用的砖块是特别烧制的,一般的小作坊根本烧不出来。他们试了多次,烧出来的砖块始终有问题,无法抵御外族的弓弩。百姓急中生智,用开采的山石代替原有的城砖,才有了现在的南城门城墙。

“山石?”徐亿年瞅着地图:“是这座山吗?”

“当地百姓管这座山叫牛头山,山中有一条官道直通山外。山外原本是有村庄的,被外族人屠杀殆尽了。”齐思远指着地图:“这条河是大雍与外族的界河,大雍的百姓管它叫牛头河,外族管它叫天河。它像一道天堑,隔开了大雍与外族。”

那场大战之后,山外的村落消失了,官道也因为挖掘山石被毁了一半。官道不再是官道,只能步行,不能通车马。

再后来,杂草覆盖了官道,使得南城门外荒芜一片。

事情都有正反面,不适合人居,却适合放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南城门外变成了尧城最大的天然牧场,而南城门内成了交易场所,每日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城门口的茶寮是供那些买卖人喝茶的。此外,掌柜还充当中间人,若是有价格谈不拢的,可以找他从中调和,一般都能成事儿。

事发当日,那五个外族人曾在城门口逗留。茶寮掌柜四十多岁,刚好经历过当初城破的那一幕。他的爹娘,兄长,嫂子,以及未婚妻全都死了,而他因为不在尧城逃过一劫。察觉到那五个人不对劲,就盯上了他们。

他们不曾出城,只在城门口逗留了一会就去卖驴的地方假装买驴子。茶寮掌柜找到守城的兵士,指着那五个外族人给他们看,让他们特别留意一下这五个人出城后的动向。说话时,茶寮掌柜低了下头,就那么一会儿功夫,五个外族人不见了。

徐亿年:“许是去别的地方了,市场那么大,人那么多,一时瞧不见也是正常的。”

齐思远:“茶寮掌柜在南城门经营了十余年,跟各个摊子的摊主都很熟。发现那五个外族人不见了之后,让伙计联系市场上的管事,让管事通知各个摊主,让摊主知会他们的客人,一起查找那五个人。他们找遍了整个市场都没有找到,且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那五个人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徐亿年:“那不是跟客栈里的人一样凭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