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颜若薇的意识似乎因为这次较为清晰的交流而消耗巨大,声音迅速衰弱下去,画面再次变得支离破碎:“……能量……不能……超标……规则……眼睛……在看着……小心……”
最终,一切重归死寂。无论楚言如何呼唤,那片意识海再无回应,只有伏羲冰冷的监控数据提示着颜若薇的波动再次降至低点。
楚言猛地睁开眼,篝火的光芒刺得他眼睛微微发疼。他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但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虽然过程痛苦,信息不全,但他终于得到了一个方向!一个明确可行的, albeit 极度危险的,唤醒颜若薇的方向!
“伏羲,分析‘星火’与‘青囊’动态共鸣,以最低能量启动,规避归零者扫描的可行性方案。”他立刻对AI下达指令。
“指令接收。建立分析模型……警告:该操作涉及核心权限与高维能量扰动,即便在最低阈值,被探测概率也将超过基础生存协议的容忍上限。缺乏必要参数,无法生成安全方案。强烈建议放弃此高风险尝试。”
楚言对伏羲的警告早已习惯。这个AI的首要任务是“生存”而非“拯救”,它的建议永远是趋利避害,以最低风险存活为最高准则。但对楚言而言,若薇的命,与文明的存续同等重要,甚至更为迫切!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她的意识在冰冷的数据层中逐渐消散。
放弃?绝无可能。
他低头看向手中的幽蓝晶体,又看向角落中沉默的“青囊”黑箱。动态共鸣……他需要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一个既能激发微弱共鸣,又能将其完美隐藏在日常活动中的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楚言的行为在聚落众人眼中,变得更加“神秘”。
他依然指导耕种,但更多时候,他会独自一人待在星舰残骸深处,面对那个黑色金属箱,有时一待就是大半天。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岩画传授,开始尝试用更具体的方式“展示”知识。
例如,在教授选种时,他并未直接给出青囊库优化过的种子,而是带着聚落的人,从收获的粟米中,亲手挑选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作为种子,并解释为何要这样做(这其中自然隐**颜若薇传授的选种学原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看似无意地将手放在青囊箱上,仿佛在寻求某种“启示”,实则暗中尝试引导自身意识与青囊库之间产生极其微弱的联系。
又或者,在带领人们用那种伪装过的“钛合金石镰”收割时,他会刻意调整动作的节奏和力度,使其仿佛蕴**某种古老的、祭祀般的韵律,同时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附着在镰刀之上——这把与青囊库能量间接接触过的“伪物”,或许能成为一个不那么起眼的共鸣放大器。
这些尝试极其小心,能量波动被压制到最低,混杂在劳动、火光、甚至风吹过岩石的噪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