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房美又娇,狠戾将军掌心宠 第四百五十章 封诰命

肃清一切阻碍后,接下来的祭天大典一切顺利,新帝改年号为景和元年,奉生母孝贤皇后为皇太后,容妃诞下龙嗣有功,尊为皇太妃,可继续留在后宫,其余妃子若有子嗣者可同子嗣前往府邸居住,其余低阶嫔妃同老皇帝一同前往迎春园。

御书房。

周元淳坐在桌榻前,看着无比熟悉的房间心生感慨。

“没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朕便成了这御书房的主人。”

“那是因为陛下天生便是真龙天子,坐上这皇位只是时间问题。”

路行在一旁笑着回话,周元淳却面色复杂,什么真龙天子,若是没有顾止渊,他这辈子怕是就彻底与这皇位失之交臂了。

“顾侯呢?”

“回陛下,侯爷正在带人整肃宫中侍卫,侯爷怀疑御林军中还有奸细。”

“既如此,一切都听从顾侯的安排,有违抗者一个不留。”

之后的两天,顾止渊大刀阔斧的清剿了宫中残余势力,原本的大理寺卿被查办,由李洵风接任。

第三日早朝。

周元淳很快就适应了自己如今新皇的身份,在楚翊宸的辅佐下将朝堂治理的井井有序,老皇帝的旧臣有能力的便留,没能力的贬官发配,一番动作下来,朝中职位大量空缺,不得不将科举提前。

“这段时日顾侯为肃清皇宫功不可没,如今宫中情况基本稳定,朕还欠你两道圣旨。”

说罢,殿门打开,江妩一身诰命夫人服饰踏入殿中,路行见状展开第一卷圣旨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威远侯顾止渊军功显赫,平定边疆十数载,盖闻忠臣宣力于外,必赖贤配内助之功,国典褒奖于朝,亦当推恩勋臣之室。尔顾止渊之妻江妩,淑慧贤良,勤慎持志,朕念尔之德,特册封尔为一品夫人,锡之诰命,钦此!”

江妩跪地接旨:“谢陛下恩典!”

“平身吧。”

周元淳说着,看向朝堂中其余大臣,若是放在以前,这群人一定会认为江妩不过下人出身,哪里配得上威远侯,但半月前江妩在朝堂上暴露了身份,如今倒是没人敢说一句不妥。

“另外一道圣旨也不必读了。”

“当初淮南王通敌叛国一案实属误判,朕已将大理寺卿拿下,今为淮南王江临峰洗清罪名,并将此事昭告天下。”

听到这话,江妩鼻尖一酸,再次向皇帝叩首:“谢陛下!”

周元淳叹了口气,当初父皇一己私欲犯下的错,如今总算是水落石出,还给淮南王府一个公道了。

下朝后,江妩随顾止渊一同回了府,府中老夫人竟然带着人亲自来接二人,知道了江妩的真实身份,如今再次看到只觉得更加顺眼。

“妩儿,这些年你受苦了。”

老夫人拉着江妩说了好半晌才将人放开,江妩回到青溪居,总算彻底放松下来。

这段时日在宫里精神高度紧张,如今放松下来只觉得无比乏力。

一觉睡到了傍晚,江妩醒过来的时候,窗外传来一阵欢笑声,江妩起身下榻,向院子里走去。

“妩儿醒了!”

孙令怡率先发现了江妩,笑着跑到江妩身边,扶着江妩在桌前坐下。

“恭喜妩儿大仇得报!”

孙令怡是真心替江妩高兴,要不是江妩有孕,她都想抱着人转上几圈。

“你们怎么来了?”

江妩见到孙令怡自然也是高兴的,坐在孙令怡身边拉着手。

“皇上赦免了将军府,父亲明日便会启程回京,你师兄这段时间在宫里忙,我实在是无聊,就想着过来找你。”

“那实在是太好了,将军府许久未曾住人,我派些人去帮你把将军府收拾出来。”

孙令怡闻言笑着靠在江妩身上:“妩儿你实在是太好了!”

“不过将军府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已经找人了。”

二人正说着,施晓韵抱着江妩的猫儿走了进来,这段时间江妩不在,猫儿就跑到了施晓韵那边,如今再见到江妩,挣扎着从施晓韵怀里跳下来,跑到江妩脚边磨蹭。

江妩伸手摸了摸猫儿的脑袋,施晓韵坐到一旁,笑着开口:“小没良心的,主人回来了就不要我了。”

猫儿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又跑到施晓韵脚边蹭,惹得三人捧腹大笑。

“既然姨娘回来了,这府中中馈还是交还给姨娘。”

施晓韵说着,从怀里拿出象征着侯府主母的玉牌,江妩笑着接过。

“我知道你志不在这围墙之内,等过段时间,我自会向侯爷说明,让你随着阿阳一同入军中。”

施晓韵闻言眼神都亮了起来:“多谢姨娘!”

“还叫姨娘呢?”

一旁的孙令怡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施晓韵立刻反应过来,重新道:“多谢夫人!”

江妩闻言脸色一红:“别,这么叫听起来我有多老似的。”

“咱们年龄差不多,你当初嫁给顾争也是权宜之计,你若是不介意,以后在外人面前你称我为夫人,私下里叫我妩儿便好。”

“不嫌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临近夏日,即使到了傍晚天气也感觉不到凉,三人坐在院子里说说笑笑,时间缓缓流逝,江妩再一抬头时,发现已然是日落西山。

“看,夕阳真美啊!”

江妩望着天边,嘴角挂着一丝笑。

她已经多久没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看夕阳了?

重生以来,每天要面对的几乎压的她喘不过气,脑袋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形势,午夜梦回时更是经常陷入一个又一个噩梦。

如今事情总算解决了,也许,她可以向前看了。

没多久孙令怡便跟着楚翊宸回了丞相府,顾止渊几乎一整日都在御书房,新帝登基自然是要肃清老皇帝留下的烂摊子,朝政有楚翊宸监管,但军中之事便只能顾止渊亲力亲为。

顾家军一直都在顾止渊的手中倒是还好,朝中另外一半在皇帝手中的军队几乎是乱成了一锅粥,军中将领中饱私囊,练兵懈怠,顾止渊过去的时候,几乎看不出来这是一个朝堂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