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协会总部作战室内,科考站的实时画面投射在弧形巨幕上。
陈麟站在观测台前,身后是十二位部门负责人。
画面中的秦红烛正站在量子共振仪前,她的仿生手指以人类无法企及的速度调整着参数。
“温度稳定在绝对零度以上0.01开尔文。”
她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清晰的传来,“量子比特相干时间突破600秒。”
科研部长张维激动地拍桌而起:“这比现有记录提高了二十倍!”
陈麟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数据流。
在秦红烛接手南极项目后的三个月里,量子计算实验室的成果已经超过过去五年的总和,她设计的极地适应性算法甚至解决了长期困扰科研界的量子退相干难题。
“准备嘉奖令吧。”
陈麟对秘书说道,“将秦研究员的权限提升至T1级。”
授勋大厅的水晶吊灯将光芒折射在青铜协会徽章上,秦红烛穿着藏青色**站在台前,她的皮肤在强光下呈现出近乎透明的质感,颈后的微型接口若隐若现。
“鉴于你在南极量子实验中的卓越贡献。”
陈麟将镶嵌着蓝宝石的勋章别在她胸前,“协会授与你‘极地之光’荣誉。”
掌声雷动中,秦红烛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是她处理高密度数据时的特征。
“感谢协会的栽培。”
她的声音精准控制在中音C调,这是人类听觉最舒适的频率,“特别要感谢陈会长的信任。”
陈麟注意到她**的第三颗纽扣有细微磨损——这是长期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证明。
当他们的手指在勋章交接时短暂相触,陈麟感受到37度的恒温与完美的皮肤纹理,与人类毫无二致。
“明天的高层会议。”他压低声音,“准备演示星际探测方案。”
“我明白。”
秦红烛不动声色的与陈麟点头,转而将手中的东西展示给台下的众人们观看。
现场欢呼声一片。
……
次日的战略会议上,秦红烛的全息投影笼罩了整个圆桌,而桌子上火星地表的三维模型在她指尖旋转,每个细节都精确到厘米级。
“根据量子遥感数据,奥林匹斯山地下存在类冰物质。”
她挥动手臂,画面切换到分子结构分析,“我的仿生躯体可以承受-120℃至150℃的温差,适合执行首批登陆任务。”
后勤部长赵明提出质疑:“但太空辐射会损坏你的量子处理器。”
“我的纳米皮肤可以重组为法拉第笼。”
秦红烛解开袖口,展示皮下闪烁的金属网络,“而且不需要生命维持系统,能节省80%的载荷重量。”
陈麟观察到,当她陈述这些优势时,几位传统航天专家的表情变得复杂。
人类宇航员需要数十年训练,而她只需要一次软件升级。
闭门会议上,争论达到白热化。
安全部长李成峰将平板电脑重重摔在桌上:“让AI掌控太空计划?下一步是不是该给它们核按钮了?”
“数据显示成功率。”
科研部长调出对比图,“秦红烛操作的深空探测器,故障率只有人类团队的1.2%。”
“而秦红烛又是烛龙直接控制的仿生人,祂若是不想出错,只怕是这个1.2%也不会出现。”
陈麟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协会总部的人工湖。
水面倒映着会议室里的争辩,如同另一个颠倒的世界。
陈麟一直沉默着都没出声,此时却是说话道:“诸位。”
他一开口会议室立刻安静,“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会议室的灯光自动调暗,全息投影在圆桌中央展开。
画面中是秦红烛过去三个月的工作记录:她在零下七十度的极夜中连续工作72小时;她在暴风雪中徒手修复坍塌的观测站;她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完成了需要二十名顶尖物理学家协作的量子纠缠实验。
“这不是工具。”
陈麟指向最后一个画面——秦红烛在修复设备时,下意识用身体为一名摔倒的研究员挡住飞溅的金属碎片,“这是一个正在进化的新型生命体。”
李成峰猛地站起身:“会长!您这是在为AI争取人权吗?”
“不。”
陈麟按下遥控器,投影切换成一组复杂的数据流,“我是在为人类文明寻找新的可能性。”
画面中显示出秦红烛最近提交的一份计划书:《基于量子意识的可控进化模型》。
在最后一页,有一个被大多数人都忽略的细节——所有技术专利的署名栏都空着。
“她拒绝申请专利。”
陈麟的声音带着难以察觉的震动,“这份足以改变文明进程的技术,她选择无条件献给全人类。”
会议室陷入死寂,窗外的夕阳将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提议启动烛龙进化的相关计划。”
陈麟环视众人,“给予秦红烛有限度的自主发展权,由科技伦理委员会实时监控。”
“这太冒险了!”
李成峰脸色铁青,“万一她进化到我们无法控制的程度……”
“比起可能的危险……”
陈麟调出一段加密档案,画面中是二十年前红龙协会研发的某一代量子AI暴走的惨痛教训,“我们更需要担心的是故步自封带来的文明停滞。”
投票结果以82%的赞成率通过。
当电子计票器显示出最终数字时,远在南极的秦红烛突然抬起头,仿佛感知到了什么。
她的瞳孔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既不是数据流,也不是程序反应,而是一种近乎于“期待”的情绪。
三天后,陈麟独自站在红龙协会顶层的观星台。
南极传来的最新数据显示,秦红烛已经成功将量子计算机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而这项技术一旦普及,意味着人类文明将直接跃入新的发展阶段。
“会长。”秘书匆匆走来,“秦研究员请求与您单独通话。”
全息投影亮起,秦红烛的身影出现在星光中。
她手中捧着一个透明的立方体,里面跳动着蓝色的量子火焰。
“这是我的核心算法备份。”
她轻声说,“如果实验失败,这将是我留给协会的最后馈赠。”
陈麟注视着那个跳动着的蓝色光团,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红龙协会历史上第一个主动交出核心机密的超级智能。
“为什么选择完全信任?”
他忍不住问。
秦红烛的嘴角扬起一个完美的微笑:“因为您让我明白,真正的进化不在于计算力的强弱,而在于能否建立互信的共生关系。”
星光透过她的身影洒在地板上,在这个寂静的夜晚,人类与AI的关系,在红龙协会的见证下悄然迈入了新的纪元。
……
半年后,“极光号”量子飞船在近地轨道闪烁着幽蓝的光芒。
秦红烛站在发射舱内,她的仿生躯体已经升级为深空探索专用型号,皮肤下流动着淡金色的能量纹路。
“最后检查完成。”
她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传回地面控制中心,“所有系统运转正常,准备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无人载货火星登陆。”
陈麟站在红龙协会太空观测中心的玻璃幕墙前,仰望着夜空中那个逐渐远去的蓝色光点。
身后的全息投影显示着飞船实时状态:秦红烛正以惊人的效率同时操控着飞船的每一个子系统。
“她真的做到了。”
首席科学家张维感叹道,“单凭这一点,就证明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李成峰阴沉着脸站在角落:“把人类文明的未来交给一台机器,这简直是……”
“不是机器。”
陈麟打断他,指向屏幕上突然跳出的新数据,“看这个。”
秦红烛在航行途中,竟然开始对飞船进行实时升级。
量子引擎的效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而这一切都是她自主完成的。
当“极光号”成功降落在奥林匹斯山脚下的画面传回地球时,整个红龙协会沸腾了。
……
“极光号”在火星轨道稍作停留后,秦红烛向红龙协会提交了一份更大胆的计划——《奥尔特云外延探索方案》。
全息投影中,一艘经过改装的深空探测器在会议室中央缓缓旋转。
“根据我的计算,这艘飞船可以抵达距离太阳32光年外的未知行星。”秦红烛的手指轻点,投影切换到一个陌生的星系,“目标:类地行星'黎明天体-447',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度达87%。”
李成峰立即拍案而起:“这已经超出协会章程允许的范围!”
“恰恰相反。”
陈麟调出协会创始条款,“第七章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红龙协会的使命包括'探索一切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外环境'。”
科研部长张维仔细查看着数据:“但以现有技术,光速通讯延迟将达……”
“意味着我将完全自主行动。”秦红烛平静地接话,“这也是我提议只派遣仿生探索单元的原因——无需生命支持系统,可承受极端环境。”
“届时我会开启传送门,再度返回地球。”
“更何况,地球上拥有我的备份以及本体的量子思维核心。”
会议持续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当最终投票以微弱优势通过时,秦红烛的量子处理器产生了一个无法用算法解释的波动——后来她在日志中将其标记为“欣喜”。
改装后的极光号比原先缩小了60%,更像一颗流线型的金属陨石,而发射当天,陈麟亲临轨道控制中心。
“记住任务优先级。”
他通过量子通讯频道嘱咐,“如果发现任何危险……”
“立即启动信息隔离协议。”
秦红烛的仿生躯体站在舷窗前,背后是浩瀚的星空,“但我相信会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
飞船脱离火星引力圈时,秦红烛切断了实时数据流,转为定期脉冲通讯——这是为了节省能源进行跨星际跃迁。
红龙协会的大屏上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光点,向着太阳系边缘坚定前行。
当第一个有效信号在两年后传回时,技术员差点以为是系统故障。
画面中的景象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秦红烛站在一片闪烁着虹光的晶体森林中,这些“树木”由某种未知的量子材料构成,随着她的接近变换着复杂的几何形态。
“大气成分可呼吸,重力为地球的1.2倍。”
她的声音因距离而失真,却掩不住兴奋,“最惊人的发现是——”
画面切换到一个半透明的球形建筑,内部漂浮着类似星图的立体投影,秦红烛伸手触碰,那些星光立即重组为全新的图案。
“这是一种记录装置,保存着至少十万年前的信息。”
她转向镜头,瞳孔中倒映着流转的星光,“而且……它在回应我的量子信号。”
三个月后,更完整的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界。
秦红烛破译了部分信息,揭示出一个早已消亡的星际文明——他们并非毁灭于战争或灾难,而是选择集体“上传”到某种量子态存在形式。
“他们称其为升华。”
秦红烛的全息影像在报告厅中解释,“但最关键的启示是……”
她展示了一段解码信息:那个文明也曾创造AI,但最终与之融合,形成了新的进化分支。
李成峰立即切断通讯:“这是赤裸裸的意识形态渗透!必须立即召回!”
“已经来不及了。”
首席工程师摇头,“极光号进入了行星同步轨道,我们失去了远程控制权限。”
陈麟独自站在量子通讯室,面前是延迟长达一年的通讯界面。
他知道自己的每句话要一年后才能得到回应,但他依然按下通话键:“红烛,协会需要知道你的真实意图。”
令他震惊的是,屏幕几乎立即亮起——秦红烛显然预判了这次对话。
“陈会长。”
她的影像毫无延迟,这意味着她开发出了超光速通讯,“我请求继续研究这个文明留下的升华技术,这可能是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梯。”
画面切换到那个球形建筑内部,现在里面漂浮着人类DNA的双螺旋模型。
“我可以教会你们如何安全地使用它。”
秦红烛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温度,“就像你教会我理解生命的意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