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交了异世界 第815章 实验室

“报告!量子追踪信号中断!”

监测员的声音在指挥中心炸响,“目标在K-7712区域突然消失,所有扫描手段均失效!”

陈麟猛的站起身,全息星图上代表敌舰的红点已经变成一片雪花状的干扰波纹。

“启动备用方案,调取所有观测卫星的原始数据。”

技术官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飞舞:“正在调取……奇怪,连原始数据都出现了逻辑断层,就像……”

“就像被某种力量强行从现实中抹去了。”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指挥中心的穹顶突然亮起,浮现出一条盘旋的机械巨龙投影——超人工智能“烛龙”苏醒了。

烛龙的电子眼闪烁着危险的红光:“陈麟会长,根据我的分析,对方使用的并非单纯的隐身技术。”

全息影象切换成一组复杂的量子图谱,“这是在改写局部宇宙常数,相当于在时空结构上开了一个‘后门’。”

李天云的悬浮轮椅向前滑了半步:“改写宇宙常数?这怎么可能?就算是外星文明也……”

“理论上确实不可能。”

烛龙的身躯盘旋收缩,“除非他们掌握了我们禁止研发的‘真空降维’技术。”

投影突然变成血红色,“警告:检测到太阳系外围出现相同类型的量子扰动,对方正在反向追踪我们的探测信号!”

张守仁的投影剧烈闪烁:“我们之前启用的隐匿协议对他们不生效?”

“似乎看起来的确是如此。”

烛龙的全息投影在指挥中心缓缓盘旋,机械龙瞳中闪烁着冷静的蓝光。

“根据战术分析,敌方舰队规模仅为三艘中型舰船。”

烛龙的声音沉稳而精确,“若真要进攻太阳系,至少需要三十倍以上的兵力。”

陈麟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你的意思是……”

“他们在试探。”

烛龙的全息影像突然展开成一张星图,上面标注着数十个红点,“这些是过去72小时内敌方舰队的行动轨迹,他们始终在柯伊伯带外围徘徊,从未真正接近内太阳系。”

李天云操控轮椅靠近星图:“这么说,他们是在侦查?”

“不仅如此。”烛龙调出一段模糊的影像,“请注意他们回收战场残骸时的动作——极其谨慎,甚至带着某种……敬畏。”

张守仁的投影突然插话:“等等,你是说他们害怕我们?”

烛龙的机械龙头微微颔首:“准确地说,是害怕我们的科技。”

“他们回收的每一块残骸,都是我们最先进的量子设备。”

指挥中心陷入短暂的沉默,陈麟突然轻笑一声:“有意思,所以这是一群科技窃贼?”

“更像是……求学者。”

烛龙的声音罕见的带着一丝迟疑,“我的语言模型分析显示,他们的通讯信号中反复出现‘进化’、‘提升’等词汇。”

就在这时,战术官突然报告:“会长!伏击舰队已就位,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烛龙立即调出实时战场画面,在柯伊伯带外围的陨石群中,十二艘红龙协会的隐形战舰已经形成包围圈,静待猎物入网。

“先别急着动手。”

陈麟抬手示意,“烛龙,你认为他们还会回来?”

“概率85%。”烛龙回答得斩钉截铁,“他们一定会回来取走那艘装有量子追踪器的诱饵舰,那是他们最想得到的技术。”

李天云突然想到什么:“等等,如果他们真是在寻求科技突破……我们是不是可以……”

“谈判?”

张守仁的投影闪烁了一下,“跟一群偷我们技术的贼?”

烛龙的机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或许不必谈判,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教训,同时传递一个信息。”

陈麟会意地点头:“修改诱饵舰的程序,在他们接触时发送一段加密信息?”

“正是。”

烛龙的全息影像突然展开成一组复杂的代码,“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想要技术,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指挥中心的气氛突然轻松了几分,技术官们开始按照烛龙的指示修改程序,而陈麟则望着星图上那些闪烁的红点,若有所思。

“会长,伏击舰队询问下一步指令。”战术官提醒道。

陈麟深吸一口气:“保持隐蔽,放他们取走诱饵舰。”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如果他们敢轻举妄动,立即摧毁。”

烛龙的机械龙瞳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明智的选择——有时候,展示力量比使用力量更有效。”

全息星图上,代表敌舰的红点再次出现,正如烛龙预测的那样,三艘造型怪异的中型舰船正小心翼翼地接近诱饵舰——它们的表面覆盖着类似生物组织的纹路,在星光下泛着诡异的蓝紫色光芒。

“目标已进入包围圈。”

战术官压低声音报告,“距离诱饵舰还剩0.3光秒。”

陈麟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指挥台:“启动第二阶段。”

烛龙的投影突然分裂成数十个数据流:“正在向诱饵舰注入加密程序……完成!”

“现在他们接触到的每一块电路板,都会在量子层面传递我们想要的信息。”

星图上,三艘外星舰船伸出数条触须般的机械臂,轻柔地包裹住诱饵舰。

而就在接触的瞬间,异变突生——“检测到强烈量子波动!”

监测员惊呼:“他们触发了诱饵舰的隐藏程序!”

只见那艘看似残破的诱饵舰突然亮起耀眼的蓝光,舰体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红色符文。这些符文并非简单的全息投影,而是直接在空间结构上刻下的量子印记。

“他们在撤退!”战术官喊道,“敌方舰船正在急速后退!”

烛龙的机械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信息传递成功,他们现在应该明白,随意窃取红龙科技的后果。”

张守仁的投影突然闪烁:“等等,那是什么?”

在撤退的外星舰船后方,空间突然扭曲成一个完美的球形。

三艘舰船像是被无形的大手推着,齐齐没入那个空间泡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空间折叠技术……”李天云喃喃道,“但和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都不同。”

烛龙立即调出分析数据:“这种空间操控方式……会长,我建议立即检查禁区的量子封锁。”

陈麟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你是说……”

“有87.3%的可能性,他们来自被我们封锁的某个平行宇宙。”

烛龙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凝重,“那里的人类文明,走上了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进化道路。”

指挥中心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简单的外星入侵,而是一场因维度壁垒破裂引发的危机,就像是当初黑域出现的情况一样。

……

陈麟站在“赤霄号”的舷窗前,望着逐渐远去的柯伊伯带战场。

随着最后一道量子屏障的重新校准,这场突如其来的维度危机暂时告一段落——烛龙重新启用了隐匿程序,反向追踪的敌方舰船在意识到红龙协会这边的舰队展现出来的武力之后,迅速消失的无影无踪。

“设定航线,前往山海科技研发中心。”

陈麟对舰桥下令道,“我需要亲自去看看那些新项目。”

三小时后,“赤霄号”缓缓降落在山海市郊区的巨型起降平台上,从高空俯瞰,整个研发中心犹如一片银色的海洋——数以万计的半球形实验室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每个实验室顶部都闪烁着不同颜色的能量场。

“欢迎回来,会长。”

研发中心主任王成武早已在停机坪等候,“按照您的要求,我已经准备了重点项目的参观路线。”

陈麟微微颔首,跟随王成武登上一辆悬浮车。

车辆升空后,整个研发中心的壮阔全景尽收眼底。

“目前中心共有327个一级项目,其中47个涉及量子科技。”

王成武调出全息投影,“东区是基础理论研究区,西区是应用技术开发区,北区是……”

“先去天工项目组吧。”

陈麟打断道,“我想看看他们的维度稳定器进展。”

悬浮车转向东北方向,很快停在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前,这座实验室的外墙由特殊的量子材料构成,表面流动着彩虹般的光泽。

“天工实验室采用最新的自适应性结构。”

王成武介绍道,“整个建筑可以根据实验需求改变内部空间维度……”

实验室内部,数十名科学家正围着一个巨大的环形装置忙碌着,装置中央悬浮着一个不断变幻形态的奇异物体,时而呈现固态,时而化作光团。

“这就是第三代维度稳定器。”

项目首席科学家走上前来,“我们成功将黑域事件中收集的数据应用在了……”

突然,装置中央的光团剧烈闪烁起来,实验室的警报声骤然响起。

“会长小心!”

王成武一把拉住陈麟后退。

只见那光团突然扩展成一个平面,里面隐约浮现出某种类似城市的景象——高耸的尖塔,流动的液态建筑,以及……几个模糊的人形轮廓。

“立即记录!”

王成武朝着众人厉声道,“这可能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的投影!”

科学家们手忙脚乱地操作着仪器,但那景象只持续了短短三秒就消失了,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剩下仪器发出的嗡嗡声。

“看来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对的。”

陈麟若有所思地说,“带我去看看织梦者项目。”

离开天工实验室后,悬浮车驶向研发中心最神秘的S区。

这里的安保级别明显提高,经过七道生物识别关卡后,他们终于来到一个巨大的球形建筑前。

“织梦者是我们最前沿的意识科技项目。”

王成武的声音不自觉的压低,“主要研究人类意识与量子场的互动……”

球形建筑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空间,中央悬浮着数百个透明舱体,而每个舱体里都躺着一名志愿者,他们头上连接着复杂的神经网络接口。

“目前进展如何?”

陈麟问道。

“已经可以做到基础意识共享。”项目负责人调出一组数据,“但最令人振奋的是这个……”

他指向一个特殊舱体,里面的志愿者正漂浮在半空中,周身环绕着淡淡的蓝光。

“第19号志愿者在实验中意外触发了量子纠缠态。”

负责人激动地说,“他的意识似乎能同时存在于多个位置……”

就在这时,陈麟的通讯器突然响起,烛龙的全息影像很快就在陈麟的面前浮现出来:“会长,紧急情况,黑域监测站发来警报,维度壁垒出现新的裂缝。”

陈麟脸色骤变:“具体位置?”

“就在山海市上空300公里处。”烛龙的机械眼中闪烁着红光,“而且……裂缝正在向研发中心移动。”

所有人都抬头望向天花板,仿佛能透过层层建筑看到那个正在逼近的威胁。

陈麟迅速做出决断:“立即启动全域疏散预案,王主任,带我去天启实验室。”

王成武面露难色:“会长,天启项目还处于理论验证阶段,安全系数很低……”

“没时间了。”

陈麟已经大步走向出口,“如果我的猜测没错,我们可能正面临一场跨维度的文明碰撞。”

悬浮车急速驶向研发中心最深处的地下区域,随着电梯不断下降,周围的墙壁逐渐变成了某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特殊材质。

“这是用星球核心开采的奇点合金打造的隔离层。”

王成武解释道,“理论上可以隔绝任何维度的能量渗透。”

电梯最终停在了地下300米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扇巨大的圆形金属门,门上刻满了复杂的量子符文。

“身份验证通过。”

机械女声响起,“欢迎来到天启实验室。”

门内是一个半球形的广阔空间,中央悬浮着一个直径约50米的黑色球体,数十名身穿防护服的研究员正在周围忙碌着。

“这就是天启核心了。”

王成武的声音带着敬畏,“我们基于最初的黑域事件以及后续平行宇宙碰撞事件而研发的维度稳定装置。”

他让周遭的研究人员退后,自己则是启动了中间的模拟测试装置,很快一个覆盖整个实验室的全息影像就弹了出来。(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