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第311章 正定古城

在石家庄的酒店稍作小憩后,郑荨推开总统套房雕花木门,琥珀色吊灯将餐桌上的八大碗蒸菜映得油亮。老祖宗们围坐长桌,银质餐具碰撞声中,她瞥见餐厅墙面电视正播放商务部新闻发布会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发言人字字铿锵,背景墙上的国徽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

郑荨用象牙筷夹起块正定卤鸡,琥珀色鸡皮裹着酱汁在齿间化开:"老祖宗们瞧瞧这阵仗——他们货架上七成日用百货印着'中国制造'标签,就那三亿多人口,能撑得起加征关税的窟窿?"

她舀起勺热气腾腾的缸炉烧饼泡肉汤,氤氲白雾中浮现狡黠笑意,"咱们出口企业是会阵痛,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等他们超市物价飞涨,看那些红脖子还怎么投选票。"

恶补了一番现代经济学知识的老祖宗们淡笑不语,但看那压都压不下去就嘴角,就能知道他们现在的好心情了

暮色四合,夕阳的余晖在正定古城的城砖上晕染出一片暖金,随着最后一缕霞光隐入地平线,古城的夜色在国庆佳节的氛围中缓缓铺陈开来

霓虹灯影与红灯笼的光晕次第亮起,将这座千年古城包裹进流光溢彩的世界,一场融合历史与现代、传统与科技的夜游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饭后郑荨拉着老祖宗们沿着护城河漫步,水波倒映着岸边垂柳与古建的轮廓,随着夜风轻轻摇曳。远处城墙脚下,身着汉服的姑娘手持团扇款款而行,发间步摇轻晃,恍若从千年时光中走来的仕女

正定古城的城墙始建于北周,历经数次修缮,现存的明代城墙全长11公里,高10米,雄浑巍峨的气势在夜色中更显庄严

登上城墙,脚下是斑驳的砖石,头顶是璀璨星河,伸手仿佛就能触碰历史的温度。每隔一段距离,城墙上便设有投射灯,将“燕赵咽喉”“三关雄镇”等石刻映照得清晰可见,诉说着古城作为军事要塞的往昔荣光

从城墙下来,穿过写有“九省通衢”的城门洞,迎面便是熙熙攘攘的旺泉古街。青石板路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两侧仿古建筑的飞檐翘角上挂满彩灯,宛如一条流光溢彩的丝带

街边商铺林立,既有售卖正定八大碗、缸炉烧饼等传统美食的老字号,也有陈列着文创产品的特色小店。“崩肝”的摊位前飘来浓郁的卤香,摊主正将新鲜猪肝切成细条,经沸水焯煮、油炸等多道工序,制成口感筋道的特色小吃

不远处的常山郡非遗工坊里,匠人正用传统技法绘制宫灯,薄如蝉翼的绢布上,工笔描绘的《三国演义》人物栩栩如生,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转过街角,一座飞檐斗拱的建筑巍然耸立——这便是始建于金代的阳和楼。楼体横跨在中轴线上,宛如长虹卧波。夜色中的阳和楼被金色射灯勾勒出轮廓,斗拱间悬挂的红灯笼随风轻摆,更显庄重典雅

楼下广场上,一场传统戏曲表演正在进行,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字正腔圆的唱腔穿透夜空。周围围坐的老人们摇着蒲扇,时而跟着哼唱,时而鼓掌叫好;年轻游客则举着手机直播,让屏幕另一端的网友也能感受这份古城的烟火气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荣国府的大门在夜色中更显气派。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灯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门前“敕造荣国府”的匾额熠熠生辉

步入府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在暖黄色灯光的笼罩下,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秋爽斋”里,丫鬟们正在布置诗会场景,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怡红院”中,蜡像栩栩如生地还原了宝玉与丫鬟们嬉闹的场景

忽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循声而去,原来是“凹晶馆”前正在上演《葬花吟》实景演出。扮演黛玉的演员一袭白裙,手持花锄,在满地落花中低吟浅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唱词,将黛玉的多愁善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少观众都红了眼眶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