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230章 当好皇帝

“舰队停在附近,咱们上岛看看。”

这岛离得近,抓的鲸鱼三个时辰就能送岛上,肉也不会坏。

杜荷一声令下,舰队缓缓靠近岛屿。

很快,岛的全貌就浮现出来。

大得跟中原几个县似的,面积真不小。

杜荷忍不住大笑:

“天助我也!”

地盘大,木材多,离得近。

这不就是捕鲸基地的最佳选择么?

没准就在不久的将来,承海上全是来来往往的捕鲸船,把捕到的鲸鱼运到岛上。

岛上都是他抓来的奴隶,捕鲸船一回来,就去帮忙把鲸鱼分解。

皮、筋、骨、肉分开处理。

一边腌肉,一边炼油,至于内脏什么的,就让奴隶们吃。

反正奴隶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群低等的野蛮人。

按照向导的说法,他们还停留在原始社会,能让他们吃上肉,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这个想法太美,杜荷差点笑出声来。

最关键的是,这个岛离新罗很近。

在杜荷看来,新罗早晚都是大唐的地盘。

“这岛是老天爷赐的,应该归大唐所有!”

“我们今天给陛下开疆拓土了!”

刘二也是激动得不行,作为军人,他比杜荷更懂这个岛的价值。

这完全可以成为水师的新基地。

如果海霸都护府有变,陆地港口可能靠不住,这个岛就能替代很多海霸港口。

刘二大声把杜荷的话大喊出来。

没过多久,整个舰队都在喊这话。

军功是普通人往上爬最快的一条路。

水师早就眼红大唐步骑的战功了。

没想到这次跟杜荷出海,轻轻松松就混个开疆拓土。

这也太容易了。

虽然有些将士担心,不知道这算不算开疆拓土。

但杜荷这个国公的儿子和他们的长官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只要不出意外,朝廷肯定会认可这份战功!

于是,全军上下都乐开了花。

士气大增,纷纷摩拳擦掌,想要赶紧打下邪马台。

打下邪马台,又是一门开疆拓土。

这一刻,水师的人心中燃起一团火。

之前没想过,现在才发现,原来水师想立功也不难!

他们一度以为自己水师也就这样了,最多开拓航道,混个功劳。

谁能想到,天下能掉馅饼。

要是这么算,将来他们南下天竺,是不是也能占个岛,再混个开疆拓土?

不少水师这么想。

也就像刘二这样的高级将领,才清楚杜荷说的开疆拓土,不是吹牛。

要知道,大唐对开疆拓土的要求很严格。

不是随便打下个地方,就能算拓土。

能被认定是拓土之功,是因为这地方离海霸都护府近。

只要海霸都护府在手里,这岛就跑不了。

朝廷肯定会认可的,更别说这岛还能监控海霸都护府,战略意义很大。

大家心情激动地把船靠近大岛。

全体登陆。

才刚上去,丛林里突然冲出几十个裹着兽皮的野人。

这些野人在一个看起来像巫师的人带领下,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听不懂的话,然后莫名其妙跪在地上,对着大船不停跪拜。

杜荷看傻了眼,差点笑出声。

“这岛上的奴隶这么原始?”

向导语气不屑:“大人不知道,这岛和邪马台离得远,邪马台上的人还算开化,挺向往中原的,但这里的岛几乎没文明,他们算是最下等的奴隶了。”

杜荷点头。

估计邪马台的奴隶都看不上这群人吧?

连铁器和衣服都没有,这还能叫人么?

“那这岛上大概还有多少奴隶?”

“我老爹说,这岛上的奴隶大概有几百人,已经算大部落了。”

“几百人?行,知道了。”

杜荷听着这个数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然后,掏出一本诗经。

“刘将军读过这书么?”

刘二:“我虽然小时候家里穷,但诗书还是读过的,里面的圣人教诲,我也听说过一些。”

杜荷一脸满意。

“将军有文化真是太好了!”

“咱们作为大唐的将领,得让大唐的荣光照耀全世界。”

“让这些蛮夷也享受到天子的恩德,这就是诗书里说的王化。”

“但如果有不服的,就得用霸道了,将军明白我的意思么?”

刘二一听就明白了。

杜荷的意思就是要把这些奴隶变成大唐子民,在这里建立大唐的统治。

但如果有不服的,就不用讲什么仁义道德,直接打就是了!

……

京城。

“杜荷这小子跑得真快,已经要到邪马台了。”

李恪看着传回来的奏报,有些头疼。

他虽然想让杜荷这些纨绔子弟在松漠建功立业,但真的没想过让他们亲自征讨邪马台啊!

现在的航海条件这么差,他怎么敢让他们二代亲自出海。

可杜荷就这么做了……

“算了,这事儿先别让莱国公家里知道。”

“是!”

要是杜如晦的遗孀知道了这事,非得把李恪骂死。

李恪只能揉揉脑袋,祈祷杜荷别出什么事,否则就真的麻烦了。

最近这段时间,李恪忙得不可开交。

就说今天,一上午都在处理奏章,觉得自己浑身酸痛。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根本吃不消。

所以处理完杜荷的事后,李恪没有急着用餐,而是先叫来太医帮他按摩,放松筋骨。

一边享受着按摩,一边心里感叹。

皇帝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没有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真的很难承受。

不过,世界上有几个人不想当皇帝?

大家都想当。

但能不能当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换一个不太行的皇帝,可能每天就是吃喝玩乐,把政事都丢给别人。

真的想当一个好皇帝,麻烦事就多了。

普通人每天可能只想着今天吃什么。

但好皇帝,得想着天下人在吃什么。

哪里有战事等等。

最近这段时间,李恪忙活的政务五花八门。

这边旱灾来了,粮食不够,得从其他州郡调拨。

那边船运出问题了,还得赶紧召集船匠加班加点造船。

哪怕造出来的船只能用一两年,应急一下也行。

不过,像这样,还能找到点头绪的事,还算是好的。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