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211章 警告

以前自己是嫡公主,父皇母后都宠爱,整个京城没人敢对她不敬。

但现在,李恪成了皇帝,自己不再是嫡公主,李恪这一支才是嫡系。

如果李恪不管她们,她和李治这个所谓的嫡系,就会被人欺负。

连秦淮这种人都敢嘲笑她。

“还有其他事么?”

李恪看穿了安阳的心思。

一看她,就知道她还有话没说。

“没有了。”

安阳公主连忙摇头。

这种事她不能说,说了可能会影响兄妹感情。

有些事,就算是李恪作为天子,也改变不了。

而且,她说出自己的担忧,又能怎么样?

李恪现在有皇后,有很多皇子。

“真的没有了?”

李恪皱眉。

肯定有,但她显然不想说。

“没有了。”

“皇兄,我们先回去了。”

安阳公主甜甜笑着,准备拉着李治离开。

“等等。”

“安阳你先回去,朕想和李治聊聊。”

李恪叫住安阳。

他看着李治,虽然他还年轻,但其实已经不小了。

在历史记载中,他才是大唐的皇帝,这江山的主人。

虽然历史把李治写得无能,被武则天夺了皇位。

但李恪认为,那只是历史记载。

真正的李治不会那么傻,是他主动让给武则天的。

“这……好。”

安阳公主看了看李恪,又看了看李治。

李治似乎有点怕李恪,不想留下。

但在安阳公主的安慰下,还是留了下来。

安阳离开后,只剩李恪和李治。

“过来坐。”

李恪笑了笑,指着旁边的凳子。

李治离得有点远,李恪觉得不够亲切。

“好的皇兄。”

李治小心翼翼,走到李恪旁边坐下。

“你知道皇兄为什么留你下来么?”

李恪笑问,态度平和。

“不知道。”

李治摇头,身体紧绷。

他微微低头,不敢看李恪。

“你还小,但也不算小了。”

“有些事,作为皇兄,希望你能明白。”

忽然,李恪语气变得严肃。

“皇兄请说。”

李治缩了缩头,身体稍微偏向李恪的另一边。

看他的样子,是真的害怕李恪。

“我们是兄弟。”

“但我们都生在皇室。”

“希望你以后尽量不要和大臣们接触,好好读书,做个逍遥王爷,对你好,对我也好。”

李恪语重心长。

他希望尽量不要有分裂的情况。

就想着教导一番李治,让他不要接触大臣,省得将来生出反叛之心。

都是兄弟,要是动刀动枪的,那李恪得背上一个杀兄弟的罪名。

李恪当上皇帝后,对杀人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不过,这么做对后世影响挺不好。

如果他不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孩子们到时候也会学他的样,将来争皇位的可能性就大了。

生在皇家,有些事躲不开。

但生在皇家,也能做得更好。

“我,我知道了。”

李治声音很小。

他还是低着头,不敢看李恪。

李恪想了下,很快就笑了。

懂不懂不重要,关键是让他知道有这么回事。

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跟他说。

要是以后他还犯,那就连王爷的身份也会被剥夺。

毕竟,他也是跟李二断绝父子关系后,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李治如果是真命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站起来。

“走,朕送你出去。”

李恪起身。

送李治出去。

这时,安阳公主还在宫外等着。

她担心李恪会把李治留下来责怪。

总之,就是担心,所以不肯离开,要亲眼看到李治没事才放心。

“皇兄。”

安阳公主行礼。

看到李治没事,她放下心来。

“久等了。”

“和雉奴回去吧。”

“看着他学习。”

李恪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还有很多朝廷政务没处理。

“好,皇兄放心。”

安阳拉着李治从另一个方向离开。

路上。

安阳问李治,和李恪都聊了些什么。

“没什么。”

“皇兄希望我以后少跟大臣们接触,以后做个逍遥王爷,这样对大家都好。”

李治显得轻松多了。

不像在李恪面前那么紧张。

走起路来,都轻快了。

“对,以后别跟大臣们接触,记住没?”

安阳一听,就知道李恪是在警告。

她心里一颤,也提醒李治以后别跟大臣们接触。

她从没想过要从李恪那里拿回皇位,也希望哥哥和弟弟都别争了。

皇位的归属已经定了,就让它定了,做个逍遥王爷挺好的,不必非得争那个位置。

现在的李恪对他们很好。

除了没有权力,其他方面都没什么可挑剔的。

所以,没有什么不满足的,这样就很好。

“知道了。”

“我不去找他们就是了。”

李治挥挥手,不太在乎。

他加快脚步,走到安阳前面。

幼稚的脸上,似乎有些复杂的情绪。

像是悲伤,又像是无所谓。

才八岁的李治,其实懂很多事情。

但也还有很多不明白。

他毕竟还小。

“知道就好。”

安阳松了口气。

看着李治的背影,眼神里全是宠溺。

这是她最小的弟弟,希望他能平安长大。

还有几个妹妹,也希望她们能幸福长大。

即使父皇和母后不再问世事,大姐长乐嫁了长孙冲,她也能照顾弟妹。

“姐姐,走快点。”

李治在前面不满叫着。

安阳笑了笑,加快脚步跟上去。

这一刻的她,是开心的。

李恪返回御书房。

将剩下的奏折批改之后让人送到三省。

正想休息,就收到了边关的情况。

原来,**传到边关后,情况开始发生大变化。

边关,战火乱飞。

这杀戮场,正在上演。

两边快有五十万大军在拼命。

大唐、薛延陀、吐谷浑三方的军队在血战。

杀声震天。

“轰!”

突然,一声巨响。

战场某个地方,人和马直接被炸飞了。

鲜血和尸体到处都是。

**虽然数量不多,但效果简直了不得,直接扭转战局。

原本大唐这边挺艰难的,被两国联军压着打。

但有了**,形势大变,直接反盘,把吐谷浑两国给压着打。

现在这一炸,吐谷浑军队直接被炸出两米多宽的空地。

爆炸中心的士兵当场就没了。

尸体都找不齐。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