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182章 找老巢

战场上。

残肢断臂遍地都是。

尸体随处可见。

撕心裂肺的呐喊,响彻四周。

血液渗入土地,成了来年草料的养分。

最后,两边终于都吹起了停战的号角。

这场战争打了好久。

今天的战斗算是完了。

各自撤回阵地。

两方暂时休战。

重新搭起帐篷,所有人都累得要命。

确实太累了,差点没被敌人杀死。

一休息,不少士兵直接累得晕倒在地。

半夜。

清点了下人数,牺牲了一万多人。

凉城军牺牲了五百人。

其他都是普通唐军。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整个营地几乎没人说话。

战争就是这么可怕,即使知道结果,还是觉得沉重。

唯一能让人稍微安慰的是,听说吐谷浑和薛延陀联军大概损失了将近五万人。

营帐内。

李恪躺在简陋的床上。

抬头看着一小片星空。

搭帐篷时,可以按需留一个观星的位置。

不下雨时,这主意不错。

但一下雨,就得修补漏洞。

李恪故意留了一道细缝,为了观赏夜空。

说实话,这场战争让李恪感受到了残酷。

凉城军伤亡少,而普通士兵这边每次都伤亡惨重。

他打过仗,但亲眼见到如此规模的死亡还是头一回。

这是大规模战争的必然结果。

以前,李恪只守着凉城,所以热武器什么的独霸天下,没人打的下凉城。

可千里迢迢外出打仗,尤其是到处都是泥泞路的时候,想运输炮车之类的武器,难度不亚于登天。

除非全国大规模修路。

除此之外,还得有运输工具。

不然靠纯人力运输,能运的少不说,粮食等开销也不成正比。

长孙冲那边也很给力,前行奋战,后方鱼也没少捕。

这次收获不少,粮食暂时不用担心。

长孙冲还命人送来十几条鲸鱼。

加上数万石的渔获,至少让将士们不会饿肚子。

这已经够应付一阵子了。

至于全国范围,接下来就看今年冬天能不能种上冬小麦。

不然大唐明年可能还是缺粮,那就真的要闹饥荒了。

李恪有考虑,把吐谷浑抓到的身强体壮的俘虏,弄到大唐来,整修各地水渠,预防旱灾再次发生。

虽然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闹旱灾,但预防措施总是要做到位的。

反正现在手上有俘虏,又还在打仗,俘虏会越来越多,足够大唐的水渠和道路修个遍。

就算修完了,人还是多,李恪也不怕,大不了让他们去修西南栈道,消耗掉劳动力。

想想后世的元朝,为了修通云贵川的驿站系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汉人的生命。

如果李恪现在就想在大唐时期打通西南,威胁吐蕃,这样的做法是很有必要的。

吐谷浑肯定是要灭的。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这么回事。

不过,即使灭掉,和吐谷浑的较量,也不光是军事上的,还要在文化和经济上灭掉。

等大唐彻底把吐谷浑收入囊中,再把当地的豪门迁移到大唐。

他们心里美得很,但张居正收到刘六的信后,心里明白得很,他们没那个机会。

也不用怕会作妖,毕竟河北道那些千年世家,都被李恪整得七零八落,分割得四分五裂。

区区吐谷浑的世家,不可能在大唐翻天覆地。

至于原吐谷浑的世家们,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得搬家,全部都得挪到大唐的江南去。

这样一来,那边的人口就多了,只有把这些压在百姓头上的吸血鬼赶走,他才能更好地管理吐谷浑。

再说,张居正本来就是明朝的大官,他知道吐谷浑这地方的金银多的是,而且这些金银矿产比延津州北边的金矿容易开采多了。

那边虽然是金砂,但环境太糟糕了,而吐谷浑的金矿虽然藏在山里,但相比之下还是容易弄一些。

现在的东北,还算平静。

纪律挺好的。

甚至还有招聘各种工人的告示。

有些胆子大的去报名,结果真的拿到了唐军发的钱粮。

俘虏加起来有很多,都可以变成劳动力。

想着想着,李恪睡着了过去。

延津。

抵达快一个月的杜荷,带着房遗爱、程处亮等人,艰难的探索着地图上的松漠都督府。

打算给自己找个老巢。

他们这些人中,有将门子弟,比谁都清楚,一个安稳可靠的老巢,有多管用。

别看现在松漠一片荒芜,可既然有金矿,就一定能发展起来。

只是,至今为止,他们这两个都督府的校尉手底下,也不过千人。

人手实在不够,就是找到合适的老巢,也很难修建城池。

不过,李恪当时说过,只要他们找到觉得合适的松漠治所,朝廷会帮着他们修建城池,还会给他们安排移民。

杜荷也是怀着这样的信心,带着一大群人,在黑水流域探索。

程处亮跟着转悠半个月,终于忍不住了。

“我记得我爹说过,河流下游一般是平原,地势平稳,比较适合建城。

咱们要不试着往黑水河的最下游走,想来那边会是一片平原吧?”

杜荷眼前一亮。

“哎呀,你要是早说,说不定咱们已经开始修建了。”

杜荷毕竟缺乏军事训练,对地形地势没有什么概念,但程处亮这样一说,他就懂了。

若是能在黑水下游修建城池,那么黑水河里的金矿,就肯定会被他们攥在手里。

更何况,黑水下游理应是靠海的,到时候,都督府的补给还能通过大唐水师运送。

相信长孙冲不会不给他们这群人一个面子的。

房遗爱等人也是信心大增,摩拳擦掌。

没两天,他们就从上游,来到了下游入海口。

看着广袤的平原,杜荷眼中发光。

“就是这了!”

房遗爱迟疑道。

“这里会不会太偏了?不利于掌控松漠的局势吧?”

“这有什么,只要咱们先占住这里,其他的以后再说。”

“何况你们看看,对面的海面上就有一个大岛,若是都督府内的胡人叛乱,局势不可收拾的时候,咱们大可退往岛上,等着大唐的水师来援,实在是一处好地方啊!”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