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73章 李二遇害

但现在,官员们的作用已经不大。

关键是那些军头,他必须重视。

考虑到玄武门之变的前例,他担心登基后兄弟们会产生异心。

尤其是李泰,他极有可能企图篡位。

过去李泰是李二最宠爱的儿子,待遇不输给李承乾。

若非李泰是他的亲兄弟,加上长孙皇后的关系,李承乾会最先对付李泰,而不是李恪。

李承乾当初对李恪设局,只是为了破坏他的名声,阻止他登基。

但李承乾没想到李恪离开京城后,引起如此大的波动。

安州大营。

整理完毕的长孙无忌正准备启程返回京城,却忽然被李靖喊到中军大帐。

长孙无忌心中奇怪,夹杂着一丝紧张,暗自揣测是否自己不经意间露出了什么破绽,引起了李靖的怀疑。

或许,李二突然回来了?

带着沉重的心事,他疾步走向中军大帐。

踏入帐中,长孙无忌的目光被一张覆盖着白布的床吸引。

那床上……

果然……

李靖与王鹏脸上布满悲痛,泪如雨下。

“陛下……陛下不幸遭殿下毒手,我等派出的人抵达时,仅发现陛下的亲卫。”

“他们只能抢回陛下遗体,自责没能护卫圣驾,悲愤之下,自刎谢罪。”

长孙无忌起初以为李二或许真的驾崩,但听李靖这么说,心中不禁生疑。

这尸体恐怕不是李二的。

若是真的李二,李恪按情理绝不可能让人将尸体夺走,更不用说允许唐军将遗体带出。

尽管李二前往凉城,凉关检查有所宽松,但也不至于宽松至此。

但长孙无忌演技高超,轻轻眨眼,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滑落,悲痛抱着“李二”遗体号啕大哭。

“陛下啊,怎忍心如此决绝,抛下大唐而去!”

王鹏鼻子一酸,也跟着痛哭失声。

良久……

等众人皆收拾好心绪,李靖眼眶泛红,斩钉截铁道:“我意已决,全军缟素,即刻启程,返回京城!”

长孙无忌闻言,点头。

“陛下遗体业已寻回,大军继续逗留于此,已毫无意义。及早护送陛下遗体归京,方为正途。”

“河州、凉城、凉关、曼族已尽入李恪之手。至于安州,还需王将军多多费心,务必坚守,绝不能让那逆贼过来。”

王鹏闻言,咬牙切齿,“我知道。”

随即,他强打起精神,向长孙无忌保证:“放心,只要我王鹏尚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那逆贼的一兵一卒踏入安州半步!”

长孙无忌心中暗笑,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你便会离开。

若非李承乾的心腹在此驻守,他又怎能安心?

京城。

本该一片歌舞升平、繁华似锦。

百姓们为生计奔波,满心期待今日能赚得盆满钵满。

官员们则在朝堂之下,商量着下朝后要去哪家青楼,尽享花酒之乐。

然而,就在这时,几匹快马如狂风般掠过,瞬间打破了京城的宁静。

“八百里加急,闲人回避!”

京城的百姓们纷纷议论。

“难道陛下出征,传来了捷报?”

大唐连续取得多场胜利,百姓为此感到自豪,心中盘算着要让孩子吃得更好,然后参军,争取立下战功。

然而,一些细心的人察觉到了异常。

这根本不是什么好消息。若是真正的胜利,消息应该会被大声宣告。

另外,这两名骑士身上带着白花,明显是前方战事不利,有高级将领战死的迹象。

官员们为此感到焦虑不安,不清楚实际情况如何。

东宫。

李承乾紧急召集了所有高级官员,向他们公布了李二遇害的悲痛消息。

“这绝不可能!”

尉迟恭声音如同雷鸣。

李承乾已经哭得不像样子。

“我也希望这是个假消息,但前线的报告确实如此,父皇的遗体已经被敌方夺走。”

魏征惊愕。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大臣们措手不及。

萧禹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问道:“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陛下身边兵强马壮,陈师节他们难道是泥塑木雕不成,眼睁睁看着陛下惨遭不测?”

李承乾抽噎道:“前线急报,父皇起初还对李恪那逆贼心存幻想,又被房玄龄一通游说,竟只带了五百亲卫,直奔凉城。”

“谁曾想,刚到凉城第二天,就被扣为人质。后来母后病重的消息传来,杨淑妃出面求情,李恪那厮才假惺惺地父皇回朝。”

“谁料,途中他竟暗设埋伏,将父皇残忍杀害!至于更多细节,恐怕还得等国舅从安州归来,才能水落石出。”

魏征闻言,气得直跺脚,痛心疾首喊道:“陛下啊,您这是被猪油蒙了心呐!”

然而,悔之晚矣,李二陛下已然魂归九泉。

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

魏征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道:“殿下,大局为重,还请尽快登基,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群臣纷纷跪倒,齐声高呼:“臣等恭请殿下登基!”

李承乾故作怒目圆睁,瞪着魏征:“你岂非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如今父皇尸骨未寒,我岂能安心登基?”

说完,李承乾拂袖而去,头也不回地离开大殿。

看着李承乾离去的背影,群臣心知肚明。

接下来先安葬李二,然后三请三辞,便足够了。

长孙无忌即将返京,朝臣们只能等他回来,再详细讨论其中的问题。

尽管朝臣们大致稳定局势,但皇宫内还有很多李二的家人。

李二死讯传出,后妃们焦虑不安,拉着孩子前往东宫找李承乾。

李承乾无法回避,只能露面相见。

还没走入大殿,就听到号啕大哭。

李承乾进去后,面对弟弟妹妹们,神色悲哀。

“父皇已崩,此事确切无疑。李恪犯下大逆,必将受到天谴!”

大殿内哭声加剧。

长乐公主无助地站在一旁,泣不成声。

“父皇……”

长乐年幼,短短一个月,接连遭遇母亲病重昏迷、父亲暴毙的消息,精神几乎崩溃。

李承乾紧紧拉住她,让她暂时留在自己身边。

安抚完后妃后,依次遣送她们回宫。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