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鸣玉看了一圈其中没有左相孙女,想也应该是被约束外出了。
后面的两天柳鸣玉又在几条街转了转,但如今在京城里面认得她的人不少,所以柳鸣玉并没有将自己的意图表现的很是明白,等选定了店铺之后也只是告诉了羿锐智位置,让他去谈了。
这一次柳鸣玉的运气不错,同一条街相隔不过是两家的店铺,之前是卖糕点的,但因为贵女们很少来这条街,普通百姓又吃不起,所以早早的就撤了。
但其实只有他们坚持到这些天,羿锐智的店铺还真就能带动他们的店铺一起热闹起来,毕竟在这里选衣服的贵女们若是觉得累了自然就会找一个地方喝茶吃点心……
柳鸣玉想到这里的时候忽的觉得这个主意还真是不错,而且位置最好是在羿锐智店铺的对面。
这样一抬头就能看到羿锐智店铺里面生意的火爆,她们在定做首饰的时候自然也就会不知觉的多定做几件。
自己能做的生意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柳鸣玉之前手里面留下了一万多两的银票原本是打算在叶鸿云回来的时候将银票给他的。
可而今柳鸣玉想要在挣一些银钱,就自然不会真的如此死板。
羿锐智忙着新店装修之后将绣娘和衣服都挪到了旁边的店铺中,柳鸣玉则是在羿锐智对面的店铺中开始挑合适的位置,最后她觉得最好的位置就是羿锐智两家店铺对面的中间这三家。
这三家店铺都是较小的位置,和羿锐智那边的大店铺是不能比的,不过有二楼刚好弥补。
所以柳鸣玉想的是三家打通,到时候一面是贵女们吃茶的地方,一面弄上一些花朵景色添加一些特别的风景。
在二楼弄上雅间,那绝不会少挣银钱。
更何况到时候羿锐智一但高中,她的这家店铺绝对更为热闹,所以柳鸣玉在这件事情上不会吝啬。
只是……
此刻柳鸣玉面对的唯一困扰便是这三家店铺卖的分别是瓷碗盘子、粮食和一家李氏卖首饰的。
因为位置不太好,所以卖首饰的这家其实还是对那些五品之下的官员,所以首饰的质量也就落了一些,这几日贵女们过来倒是会去转转,只是买的甚少。
柳鸣玉打听了一天,这才知道原本李氏首饰店铺里面还是有生意的,只是这段时间羿锐智的店铺火了之后这条街来的反而是真正的京城贵女们。
那些五品以下官员的女儿夫人们都不好意思在这个时候在过来,所以他们的生意反而一落千丈。
柳鸣玉心神动了动,她在前面一条街转了一天,选了一个位置较好的店铺装作误入走进去看了一圈,见布局和李氏卖首饰的差不多柳鸣玉就开始写信询问王夫人有没有留在京城里面的掌柜,她需要借用几个时辰帮个忙。
王夫人在离开京城之后因为柳鸣玉的银钱太多还给她送了信确认,自然也就将她这几日在的位置告诉了柳鸣玉。
还和柳鸣玉说若是她想明白了觉得银钱捐出来的有些多就给她送信,她是会将这些银钱送回去的。
所以王夫人在收到柳鸣玉的消息的时候就下意识的这样以为,正要让人将银票整理出来的时候王夫人就看到了柳鸣玉的请求,一时间疑惑但还是回了消息告诉了柳鸣玉她在京城里面的店铺位置,以及那些掌柜的姓名。
最后王夫人怕那些掌柜不认识人还特意又让商队里面的人去传了一句话。
柳鸣玉在等王夫人消息的这几天也没有闲着,她又分别去了那两家卖瓷碗盘子和卖粮食的店里面看了一圈。
因为位置的问题,他们两家的生意其实这些年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的,也就是背后的那些官员撑着,不然早就倒闭了。
柳鸣玉打听到两家背后的人分别是从五品的一位张大人,一位正五品的李大人。
在继续打听他们和左相也没有关系,和太子也没有关系,和三皇子更没有关系。
这如此看若是等机缘的话她怕是等不到这两家店铺自然倒闭了。
思考了两天之后柳鸣玉还是让姚嬷嬷帮忙了,“我是真的觉得这个位置挣钱,如果这两位大人愿意退让,到时候我可以将挣来的银钱给这两位大人算一些分红。”
柳鸣玉打着同先前羿锐智一样的主意。
既然这两位大人同这些人都没有关系,那最后很有可能会高升。
既然是高升了,那柳鸣玉做什么这个时候以势压人,完全可以有钱一起挣,以此来交好。
往后若是在朝堂上面有用得到的地方,这也算是善缘,到时候让他们行方便也能容易很多。
姚嬷嬷听到柳鸣玉如此好脾气的话并不赞同,不过这件事情她也需要先和长公主说一声,但让姚嬷嬷没有想到的是长公主让她听柳鸣玉的。
甚至让宫女送来的口信中还对柳鸣玉赞叹有加。
言辞中还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喜意。
姚嬷嬷虽然依然不解但也知道这件事情听柳鸣玉和长公主的就自然不会有错,所以姚嬷嬷拿上柳鸣玉给准备的从羿锐智那里定做而来的两件头饰就去了。
如今柳鸣玉和羿锐智定做自然还是原来的价格,但是别人不知道,只是以为羿锐智的店铺里面的东西都是五千两起价。
所以姚嬷嬷带着两件头饰上门之后倒是让接待的夫人们都看到了柳鸣玉的诚意,在想到柳鸣玉如今背靠长公主也没有做出来仗势欺人的事情,以及他们这两家店铺的生意也确实并不好。
所以两家并没有考虑太长时间就和姚嬷嬷签了新的约契,并且承诺会在三日内将店铺让出来。
姚嬷嬷带着契约回来给了柳鸣玉,见到柳鸣玉一副高兴的和得了大便宜的模样又实在是好奇,也就顺着询问了柳鸣玉是想要做什么。
柳鸣玉并没有隐瞒,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如今自己的嫁妆还没有准备好,所以若是有一家店铺也算是面子上过得去。
姚嬷嬷听的心中实在是有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