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炀仔细研究着地图,结合最近的鹿群出现的方向和频率,大致锁定了鹿王老巢的方位。
他抬头询问周硕:“现在基地内剩下的能源能让自动炮塔撑多久?”
周硕思考了一下,不确定道:“如果按照今天的规模,只能撑十个小时。”
只有两天。
“时间够了,将自东炮台全都搬出来,每个上面留两个人就行,剩下的人全都跟我走。”燕炀立即规划出最好的前进路线。
连续几天的高强度战斗,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但是他们也知道鹿王不除,基地早晚会被攻破。
每个人都强打起精神,跟着燕炀出了基地。
一路上,他们仍然能遇到零星的鹿群,奇怪的是,它们对小队没有很强的攻击欲望。
将这些落单的鹿群清理干净后,燕炀终于看到了那片山谷的位置。
这是鹿王最有可能的藏身地。
虽然他们仅仅开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但是全凭雪地车的速度快。
这里距离基地几百公里。
离山谷越近,路上出现的鹿越多。
直到到了路口。
燕炀一行人被鹿群的数量狠狠震惊。
这里虽热被称为山谷,但是四面环山,仅仅由一条狭窄的裂口联通外界。
此刻这道裂口处,密密麻麻,全是攒动的鹿头,远远看去,还以为是一大片棕色的虫子。
看的头皮发麻。
“这些鹿天天究竟吃什么啊?”周硕不由得感叹道。
“进去了不就知道了。”
“我们这些人哪里打得过?”
燕炀默不作声。
他来本意是偷偷摸进去,直接将鹿王一击毙命。
但这里的环境明显无法实现这个操作。
“先在这里安营扎寨吧。”燕炀挥挥手。
反正鹿群根本不攻击他们,倒也乐得方便,一行人直接在入口不远处安顿下来。
燕炀则直接开着车回了基地。
留下周硕一行人监视鹿群的动态。
见燕炀自己回来了,负责看守基地的古鸣就知道他们已经找到了鹿王的老巢。
“兵主,那边什么情况?”
燕炀脸色凝重,“情况有些复杂,鹿群盘踞的位置易守难攻,人手不够。”
基地里有武力值的除了自己的人外,只剩下身体素质好的普通人。
根本打不过数量庞大的鹿群。
事情一时之间陷入两难之地,退也不是,进也不是。
一直苦恼到了晚上,燕炀将这件事告诉了江吟。
江吟听到这个事情的第一阁念头就是研究院应该会对此非常感兴趣。
她立即将这件事告诉了院长。
“真的?极寒末世竟然出现了源源不断产生的鹿群?”院长扶了扶自己的眼睛,眼里迸发出浓烈的兴趣,“你问问那位燕通知有没有照片。”
江吟转问燕炀。
燕炀不明所以,还以为江吟只是好奇,立即将鹿群的照片和鹿王的照片打出来,都传了过去。
江吟直接用手机拍下来,转手发给了院长。
院长立即戴上自己的老花镜,端详这几张图片。
照片经过几番辗转,清晰度大打折扣,但是还能看出来鹿群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看到鹿王的那一刻,院长直接震惊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也不管老研究员们正在休息,直接将几张照片发给了生物研究院的院长。
白老还没睡觉,每天例行学一会外语。
突兀的手机铃声吓了他一跳。
“谁这么晚找我?”他拿起手机,眯着眼睛仔细看了一眼消息。
院长:“有东西,速来。”
来的是哪里自然不言而喻。
白老看了一眼时间,已经九点半了,对于上司的压迫,有些烦躁,自己这么老了还抵不过加班的命运吗?
但是出于好奇心,白老还是出门了。
“哼,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找我。”
院长和江吟早就等在了完全封闭的消毒室内。
里头躺着体型巨大的鹿尸。
这是燕炀大晚上给江吟从肉库里弄来的。
里面躺了成千上万具鹿尸都来不及分解。
白老穿好防护服,经过几重消毒,又拿上防辐射的防护球才放心走进去。
见到两个人,他明显一愣,随后看到两人身后的鹿尸,目光瞬间被吸引。
“这是哪里搞来的?”
江吟刚想说话,却被院长制止。
只见院长摇摇头,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江吟闭上嘴巴。
又看了一会儿才发现,白老工作时就喜欢碎碎念。
一会说鹿毛怎么怎么硬,一会儿又说鹿蹄子有破损白瞎了标本。
就这样等待白老检查完,站起身,院长才出口,“怎么样,是不是很有研究价值。”
“非常有研究价值。”白老的语气中满是激动,“这可是动物界的重大发现,包括它的毛发、蹄子还有骨骼等各个位置都是动物界绝无仅有的存在。”
院长听了白老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又要有新发现了!”
直到白老心里有数,回去休息,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江吟才开口道:“还有一件事我想请院长帮忙。”
……
“小江,这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战术专家,有什么问题,你都可以告诉他。”
说完,院长就把空间留给两人。
坐在江吟面前的人是一个身着肃穆的军装的中年男人。
他被上头派过来的时候一头雾水,只是被告知要全权配合这位女孩。
江吟也不客套了,她直接将燕炀那边的情况全都告诉了这位战术专家。
听了她的话,战术专家心里翻起滔天巨浪。
他对国内的变化略有耳熟,只知道那些技术都出自这个研究所。
没想到,竟然是来自一个未来的世界。
他正了正神色,全神贯注听江吟的话。
“好的我知道了,江小姐请等待一下。”
说完,他就埋头开始画起图。
信息太少,他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对山谷里面的情况不了解,只知道基地那边的弹药存量和作战人数,需要以最少的人数,获得最大的成果,实在困难。
江吟几乎整整一天都和战术专家在探讨这件事。
准确的来说,是江吟在中间当传话筒。
对江吟离开一段时间就能获得那位基地长的回话,战术专家已经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