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朝会,忠信侯被人参了。
说他宠庶灭嫡!
为了一个乡野来的妾室,逼得世子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顾侯爷觉得自己比那谁谁还冤!
王明珠是他亲闺女,可不是什么妾室!
好吧,就算皇帝下旨赐妾,那也是在顾长清离府之后。
他又不会未卜先知,怎么可能知道皇帝会神来一笔,把王明珠赐给他做妾!
这是污蔑!
顾侯爷为自己解释:“皇上,臣冤枉!”
“臣纳妾,是皇上恩典,在此之前,并未有纳妾之心,更谈不上宠庶灭嫡,为妾室逼近嫡子。”
“臣承认,平日确实对长清疏于关心,但臣就这么一个儿子,断不可能为了外人害他。”
“请皇上明鉴!还臣清白。”
皇帝居高临下,道 :“朕听说,世子之前曾怀疑自己不是侯爷亲子?想当众和侯爷滴血验亲?”
顾侯爷心里咯噔一下,后背瞬间冷汗湿透,小心翼翼道:“当时夫人想收个义女,忽略了长清的感受,他才说的气话。”
“他怎么可能不是臣的儿子?”
皇帝:“那忠信侯当时为何不肯同他滴血验亲?”
顾侯爷:“这……臣要脸。”
“臣被亲儿子逼着滴血验亲,以后哪还有脸见同僚。”
皇帝淡淡道:“滴血验亲是用来保证血脉纯粹的手段,如何就没脸了?皇室出现血脉争议的时候,都要滴血验亲辨真假。”
顾侯爷低头认错:“是臣狭隘。”
幸好顾长清这会儿不知道在哪里,不然按照皇帝的行事风格,指不定就让他们父子当场滴血认亲。
那他当年换孩子的事儿可就藏不住了。
如此看来,长清离家出走,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等以后他回来,自己得多为他打算了,免得他再和自己离心,真把爵位弄没了。
顾侯爷心里这么想着,却不知有句话叫做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他正庆幸顾长清没在身边时,就听高高在上的皇帝说道:“长公主前几日在万佛寺清修,正好遇上顾世子,已经把人带回来了。”
“今日,朕做主,让你们父子滴血验亲,免得你们心有隔阂。”
顾侯爷:“!!!”
天要亡他!
顾侯爷想来想去,也想不到什么办法逃避滴血验亲,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顾长清身上。
见顾长清上殿,忙道:“长清!你总算回来了,府里这些天派人到处找你。”
顾长清先给皇帝行礼:“臣顾长清见过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这说词倒是新鲜,皇帝嘴角翘了一下:“免礼。”
顾长清这才向顾侯爷行礼:“父亲!”
多的话没有。
顾侯爷道:“下次可不许不声不响出府去了。”
顾长清正色道:“父亲,我没有不声不响出府。”
“是父亲、母亲在我和王姑娘之间做了选择,选了王姑娘。”
“儿子说过,忠信侯府有我没她,有她没我。”
顾侯爷急道:“父亲没想那么多,只以为那是你的气话。”
顾长清幽幽道:“是啊,我也没想到,在仆妇之女和我这个侯府嫡子之间,父亲、母亲一致选择仆妇之女。”
“所以,我有理由怀疑,我不是亲生的,她才是你亲生的。”
“哦,她现在是你妾室,那看来不是你亲生的。”
顾侯爷一句话说不出来。
有心想编些理由修复关系,可上有皇帝,下有朝臣,那些一听就假的话,他根本说不出口。
皇帝让人把太医找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忠信侯父子滴血验亲。
两滴血落入碗内,互相排斥,各不相融。
顾侯爷的脸一点点白下去,最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原本安静的朝堂,忽然喧闹。
顾长清声音清冷:“你果然不是我爹!”
有大臣的记忆力好,反应快,当先出列道:“启禀皇上,臣参忠信侯欺君!”
“若忠信侯世子不是顾侯爷亲生,忠信侯当年并无袭爵资格。”
皇帝都让忠信侯和顾世子公开滴血验亲,肯定就是要办他了呗。
不然大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用得着这样公开处刑?
在场的大人们哪个不是人精,瞬间就能想通其中关键,纷纷出列,参忠信侯欺君。
皇帝问顾侯爷:“忠信侯有何话说?”
顾侯爷把头重重磕在地上:“臣……臣万死!”
“臣一念之差,欺骗了皇上!”
“请皇上看在臣一向忠心耿耿的份上,从轻发落。”
“臣愿归还爵位,回乡种田。”
立即有人反对:‘忠信侯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欺君之罪,到了忠信侯嘴里,只是归还爵位,回乡种田?’
“如果这样,将我朝律法置于何处?将皇室尊严置于何处?”
顾侯爷心里恨急,却无法反驳。
他哀求的目光看向顾长清:“长清, 你我父子一场,虽说你不是我亲生的,但这些年来,侯府并未亏待你。”
“当年若不是为父把你从街头抱回来,你一个小小弃婴,能不能活都是问题,你,替为父向皇上求求情,请皇上从轻发落。”
顾侯爷并不蠢,顾长清既然能让皇帝为他出头,公开在朝堂上揭穿顾长清不是他亲儿子,就说明,在皇帝眼里有份量。
只要顾长清愿意为他求情,他就还有生路。
顾长清问他:“侯爷,我真的是你从街头抱回的弃婴吗?”
顾侯爷想说是,可对上顾长清了然一切的目光,那个是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颇有种认命之感。
最终,忠信侯府抄家流放,下人贬为官奴。
这是看在忠信侯这么多年的军功,且最后关头没有死不承认的份上,网开一面。
原本这事到此为止,忠信侯虽然流放,至少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
但偏偏,这世上有人落井下石,有人看戏不怕台高。
先是有朝中大臣出列,说顾长清既是忠信侯世子,享了忠信侯府多年富贵,自然该和忠信侯府一起流放!
还有人说,忠信侯哪怕对不起皇上,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百姓,但他唯一没有对不起顾长清。
顾长清受忠信侯府多年恩惠,却反咬一口,乃不孝不义的小人,当和忠信侯一同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