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太医才想起,这小子天天窝在太医院里都不出去,当然不认得去中宫的路,于是就叫了个药监带他去。
刘守拙便出门了,一路走一路望一望。
这皇宫可真大!修得可真漂亮!
宫里的人,男子都穿一样的衣服,姑娘也穿一样的衣服,一眼看去,十分的整齐。
不过经过一处林荫时,看见那林荫道上徐徐走来的夫人,一眼就看出她不一样。
她穿着与那些姑娘们不同,而是锦衣华裳,满头珠翠,举手投足优雅高贵,非常美丽。
刘守拙一时傻愣着,身边药监却已弯身行下礼去,还不住拉扯他的衣角,小声道:“那是嘉贵妃,还不快行礼。”
刘守拙很听劝,连忙习着药监的样子弯身垂头。
只是他这楞头楞脑的模样,成功地引起了嘉贵妃的注意。
嘉贵妃莲步轻移地走过来,往刘守拙面前站了站,曼声道:“你这人儿,倒是个生面孔,本宫之前没见过你,新来的?”
刘守拙应道:“我是新来的。”
嘉贵妃:“你叫什么?”
刘守拙:“我叫刘守拙。”
嘉贵妃挑一挑秀眉:“听说董太医新收了个徒弟,莫非就是你?”
刘守拙:“是我。”
嘉贵妃垂眼看了看他手里的食盒:“拿的什么?”
刘守拙异常老实:“师父交给我的,要送去给皇后的补汤。”
嘉贵妃:“什么样的补汤需得董太医亲自熬?”
刘守拙本着认真的原则,道:“毕竟是药材补汤,当然要由师父亲自操手。”
这头,董太医感觉才交代徒儿去没多久,徒儿就回来了。
董太医见他两手空空地回来,问:“都给皇后服下了吗?”
刘守拙:“没有哇。”
董太医:“没有你就回来了?药呢?食盒呢?”
刘守拙挠挠头:“路上遇到嘉贵妃了,她说她正好也想补,就把盒子提走了。”
董太医:“……”
刘守拙:“我劝过了,说是师父专门给皇后熬的,但嘉贵妃不听,非要要。她说她是贵妃,总不能连碗补汤都喝不起吧,所以她就硬拿走了,叫我回来重新带一碗给皇后。”
董太医:“……”
刘守拙:“她是贵妃,听说宫里除了皇上皇后,就她最大,我又不敢阻止她。”
董太医听得老脸都皱了两分。
刘守拙道:“师父,那补汤还有多的吗?没有的话,我再重新去熬一碗给皇后送去吧。”
董太医沉吟:“倒不是汤的问题,主要是……唉,贵妃她想喝就喝吧,我再舀一碗给你送去。”
刘守拙第二次出门时,董太医叮嘱:“这次可不要胡乱被人截走了。”
刘守拙:“师父放心吧,这次不会了。”
嘉贵妃带着汤回到怡清宫,当即打开食盒,见还是热乎的。虽然是药汤吧,但既然是熬给皇后进补的,想必是难得的好东西。
还是董太医新收的笨徒弟好忽悠。
于是她赶紧趁热就喝了,一会儿放凉了药效打了折扣不说,万一太医院的人又来要回去怎么办?
只有她喝进了肚子里,别人才休想要走。
过了一会儿,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嘉贵妃来一句:“这不愧是董太医亲自调配的补药,本宫这会儿觉得灵台清明,身子骨也暖和起来了。”
红袖默了默,来一句:“今天宫里开始烧碳炉呢,当然暖和。”
刘守拙成功来到了中宫。
中宫里的宫人们十分客气,得知他是来给皇后送汤的,便熟稔地引着他进去。
进了中宫以后,他发现这里不管是宫女还是太监,都对他和颜悦色相当友好,与他想象中的高高在上很不一样。
刘守拙也感到如沐春风般舒适,笑眯眯道:“没想到皇后这里的人都这么随和、好相与。”
引路的宫人亦是笑眯眯的:“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小刘大夫救过摘桃姑**性命,在皇上皇后危难之际还施以援手,才使得我们皇后转危为安,如此也算是咱们中宫的恩人了。大家都记着你的这份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