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户洒进"通今斋"的小店,季长夏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准备工作。自从那晚见到小木门后的神秘男子,已经过去了一周,虽然小木门依然时不时自动开启,但她决定不能让这些怪事影响正常生活。
"今天要做的是桂花糕和青团,下午直播时再做一次玫瑰花酥。"季长夏对着备忘录自言自语,熟练地整理着案台上的材料。
通今斋是季长夏半年前开的小糕点铺,主打古法手工糕点。起初只是为了照顾外婆的生活开的小店,没想到凭借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技艺,很快在本地小有名气。尤其是自从她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制作过程,粉丝数量直线上升,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长夏姐,我来啦!"甜美的声音从店门口传来,是季长夏的助手小林。这个二十出头的女孩是附近大学的学生,对传统糕点充满热情,主动要求来店里打工学艺。
"来得正好,帮我称一下这些糯米粉。"季长夏头也不抬地说,手上正在打发一碗蛋清。
小林麻利地系上围裙,好奇地问:"昨天直播的桃花酥反响怎么样?我晚上有课没看成。"
"爆了,评论区疯狂要配方。"季长夏微微一笑,"本来预计两天卖完的桃花酥,昨晚就被抢购一空。今早刚上架的第二批,现在订单已经排到后天了。"
"太厉害了!"小林双眼放光,"是因为那个神秘配方吗?就是你说从古籍里发现的那个?"
季长夏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眼前闪过寒刈在鸿胭笔记中写下的宫廷秘制桃花酥配方。那是几天前,她向寒刈提起店里要推出春季新品,他便详细记下了南诏宫中御厨的独家配方。
"算是吧,"季长夏含糊地回答,"加了一些特别的工序,让花香更持久。"
她不能告诉任何人,自己最受欢迎的几款糕点配方都来自千年前的南诏宫廷。这是她和寒刈之间的小秘密,也是通今斋能在众多糕点店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上午的忙碌中,季长夏抽空去看了外婆。自从那晚谈到"五把钥匙"后,外婆的状态奇迹般地稳定了些,虽然大部分时间仍然神志不清,但清醒的时刻明显增多。
"外婆,感觉怎么样?"季长夏坐在床边,轻声问道。
外婆看起来精神不错,坐在床上翻看一本旧相册:"好多了,头不疼了。"她突然指着相册中的一张泛黄照片,"这是你曾祖母,她做的五仁月饼是方圆百里最好的。"
季长夏凑过去看,照片上是一位慈祥的老妇人,站在一间古色古香的糕点铺前。"外婆,我们家是不是一直都有做糕点的传统?"
"是啊,"外婆的眼神变得深邃,"我们季家女子,世代相传糕点技艺。不过不只是普通的糕点..."她的声音逐渐变小,仿佛在回忆什么重要的事情。
"不只是普通的糕点?"季长夏好奇地追问。
外婆眨了眨眼,忽然转移了话题:"那个门,还会自己开吗?"
季长夏一愣,没想到外婆会主动提起小木门的事:"会,而且越来越频繁。外婆,你知道那扇门的来历吗?"
外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床头的一个老旧木盒:"打开看看。"
季长夏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本破旧的手抄本,封面上写着"五朝名点"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这是...?"
"我们家的传家宝,"外婆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里面记载了五个朝代的宫廷名点配方,都是祖辈们收集的。好好保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它的价值。"
季长夏翻开第一页,只见纸张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上面详细记载了各种古代糕点的制作方法,有些名字她从未听说过,有些则是她在古籍中偶有见到的。
"谢谢外婆,我会好好研究的。"季长夏小心地合上手抄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
回到店里,季长夏迫不及待地翻阅这本"五朝名点"。令她惊讶的是,书中不仅有详细的配方,还有许多关于时令、节气甚至某些历史事件的记载。更奇怪的是,有些页面上还画着奇怪的符号,很像她在小木门上看到的那些符文。
"难道..."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形成,"这本食谱与"五把钥匙"有关?"
她匆忙拿出鸿胭笔记本,写道:"寒刈,外婆给了我一本古老的食谱《五朝名点》,里面有些奇怪的符号,与小木门上的符文很像。我怀疑这可能与"五把钥匙"有关。你那边可有新的发现?"
放下笔,季长夏看了看时间,马上就要到下午直播的时间了。她迅速收拾好案台,调整好手机支架,准备开始今天的直播内容。
"大家好,我是长夏,欢迎来到通今斋的古法糕点时间。"季长夏对着镜头微笑着说,"今天我们要制作的是南诏宫廷秘制的玫瑰花酥。"
评论区瞬间活跃起来: "哇!期待已久的玫瑰花酥终于来了!" "长夏姐的古法糕点真的太绝了,昨天的桃花酥我排了两小时队才买到!" "快分享配方啊,求求了!"
季长夏一边回应粉丝的问候,一边开始制作。她的动作行云流水,讲解细致入微,不时分享一些古代糕点的趣闻轶事,让直播既专业又不失趣味性。
"玫瑰花酥最关键的步骤是面团的叠加,这决定了最终的层次感。"季长夏认真地展示着面团的叠加过程,"古代宫廷御厨讲究"三叠九折",意味着要叠三次,每次都要折九下。"
直播间的人气持续攀升,很快就突破了三万观众。季长夏专注于制作,没有注意到评论区突然出现的一条特别评论:
"有趣的技法,看来是正宗的南诏宫廷配方。不知道店主是从何处习得这失传已久的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