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3章 卷六:议事
他们夫妻一起回去,胤礽执着她的手,含笑说道:“文鸳,我给吉日赫起了名字,叫做弘昶。你觉得好吗?”
文鸳念叨道:“红肠弘昶,弘昶红肠,听上去有点好吃了。”
虽然两个音差不多,但胤礽知道她在说什么,忍不住笑了起来,幼稚地反驳道:“你要是觉得不好,那你来起。”
文鸳自觉没有丈夫这样的文化,赶紧摇头,挽着他的手摇了摇,主动示好道:“这名字起得好,起得有水平。我哪有爷这样的能耐,能起出这么好的名字呢?”
胤礽拧了拧她的脸颊,含笑道:“那就叫这个了。”
文鸳点头说好,甜甜地靠在了他的臂弯。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就翻了年,如今已到了康熙四十四年。
大年初一的时候石文炳便和觉罗氏进了宫。这么多年以来他们都是中午便到毓庆宫来,风雨无阻。
文鸳乐呵呵地将吉日赫递给觉罗氏,骄傲地说:“额娘,阿玛,这是我刚生的宝宝!”
图克山就站在母亲身边,小脸漂亮神气,颈上挂着一串金璎珞,笑意盈盈地叫道:“郭罗玛法、郭罗妈妈!”
觉罗氏看在大外孙一年年长大,心喜得很,将他拉到身边,摸了摸他的小脸。
“图克山长得越来越健壮了,多漂亮聪明的孩子。”
图克山抬起了小脸,得意的样子和文鸳更像。
觉罗氏又将襁褓接过来抱着,低头逗了逗他,慈爱地笑道:“和他哥哥小时候还挺像的,眉眼间更像你。长大以后一定也是个俊秀的孩子。”
石文炳抬手拍了拍吉日赫,神色慈祥柔和。他考虑得更深更远。女儿和太子有了两个嫡子,又专宠多年,他们家族更要用全力推太子上位。这样对他们才是最有利的。
石文炳来东宫向来不只是看女儿,说了会儿话之后便起身去寻太子了。
禀退左右之后,他便附在太子耳边,将云南的银矿收成和长白山中的练兵成效一同禀报。
他的堂弟石文桂在通州担任仓场侍郎,是那里最大的长官,管天下水运粮仓。从西南挖出来的银子便通过这条水路悄无声息地运到了东北。
胤礽听说观音保在长白山做得有声有色,只不过现在不足万人,规模还是小了。好在配备的是戴梓发明的最新的鸟铳,他手上也有好几把。确实比之前的连发鸟铳更好用。
他赞赏地点了点头,果断地说:
“这银子只管运过去,只要能成事,不拘用多少,不过要小心。老大和老八一向都虎视眈眈,若是被发现,怕是不好。孤听说黑龙江一带分布布特哈八旗,有索伦部、打牲部等以游牧为生,行踪更为隐蔽。不妨着人拉拢他们,共谋大事。”
石文炳恭谨地应了是。他们瓜尔家一族和总是仗着自己是太子外家的赫舍里可不一样。一向都是按照太子的吩咐来办事。
胤礽又说到了戴梓,淡淡地说:“命人伪造个消息传回京城,就说他已经在盛京困顿而死。”
等谈完了事之后,文鸳再和胤礽一同去乾清宫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