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府试
学子们乱哄哄地排好队伍,一排排地向府衙门口走去。
站在后面的杨云看得清楚,几十个空着手的兵丁,将学子们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仔仔细细地搜捡一遍,才会把人放进去。
相比县试,府试的搜捡严苛不少,除非搜出东西,否则连话都不能说。
杨云看一会后,跟母亲说一声,和几个学生一起排队,准备接受搜捡。
不多时,队伍轮到杨云这一排,一个五大三粗的兵丁来到杨云面前,先是把他里里外外搜一遍,又让他解开衣衫,看看衣服上有没有字迹。
确认身上没有后,兵丁又把篮子拿起来,把里面的吃食,文房四宝等一一看过。
所有东西都查过一遍,才放杨云去后面领号牌。
领完号牌,杨云坐在考房之中,仔细收拾好东西,沉心静气地坐等发卷。
足足小半个时辰过去,杨云才听到三声号炮,有兵丁过来,把府试的卷子发下来。
相比县试,府试的难度高不少,但对杨云来说,仍旧是小菜一碟。
他仔细揣摩好破题思路,落笔写一篇草稿。
经过仔细审阅、修改后,杨云准备把文章誊写到题纸之上。
在他准备落笔的时候,耳边忽然响起梁庭霖说过的话。
【杜知府最爱辞藻华美的文章。】
杨云看看他的文章,行文工整语句对仗,用词有几分秀气,但绝称不上华美。
若以杜知府的喜好再改一遍,杨云定然能改出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
可在他准备动笔的时候,卢毅平日里对他的教导在脑海中回荡。
【文章当以平实朴素为好,用词典故太多,只能让你的文章逐渐落于下成。】
这些杨云有些为难。
是为功名,迎合考官的喜好,挖空心思写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
还是遵循先生的教导,以他的风格,认认真真地应试做题?
杨云想足足有两刻钟,最终还是决定,不迎合考官喜好,只以他的文风作答!
明明只是一件无人知晓的小事,但杨云在想通的那一刻,却觉得他好像扫去心头的一片污垢,变得通透许多。
这一场考完已经天近黄昏,杨云和姜梅坐着王把式的马车回到客栈,正巧看到梁庭霖几人,正在讨论今日的考题,杨云也过去说两句。
一连几天,天天如此。
直到第五天考完后,众人又聚在一处,梁庭霖一脸如释重负地说:
“总算是考完了。离放榜还有三日,不知几位有何打算?”
府试和县试一样,都是考完三日后放榜,客栈中住的考生几乎全是外地人。
这三日大部分都不回家,直到府试榜单出来之后,才会再做决定。
如果中了,在府城内租间小院,专心准备院试;没中只能回家,等下一科再来。
于慎言脸上也是一脸轻松之色,笑呵呵地开口说:
“我准备在平源府好好游玩一番,这些天光顾着准备府试,都没看过周围的名胜古迹。”
梁庭霖眼中闪过一丝赞同之色,高兴地说:“我听说平源府城外的大云寺景色优美,于兄可与我结伴同往。”
李 向谦和赵奕也想放松一下,说要跟梁庭霖去大云寺。
杨云想到母亲陪他来府城考试,一路奔波劳累,趁着这个机会,陪她出去散散心也挺好,也答应下来。
回去之后,杨云跟姜梅说去大云寺的事,姜梅推脱几句,最后还是答应。
第二天,杨云带着姜梅,与梁庭霖等人一起来到城外的落霞山,看着山道边的风景,优哉游哉地往山顶爬去。
梁庭霖作为几人之中,对大云寺最了解的人,主动担起讲解之责,
“这大云寺始建于兴瑞二年,迄今为止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平源府的人都说这座寺庙极为灵验,凡是诚心上香许愿,必然应验。”
姜梅的眼睛微微一亮,走路也更有劲。
剩下几人没有察觉,梁庭霖继续说:
“大云寺住持圆弘大师,是有名的大德高僧,据说连当今陛下都向其请教过佛法。”
杨云忍不住轻笑一声,当今圣上崇信道法,若非群臣阻止,早把京城玉皇观的观主虚云子册封为国师,怎么可能找和尚讲解佛法?
但杨云也没有揭穿,大家出来玩图个高兴,没必要为一件小事,扫所有人的兴致。
几人一路走一路鞋,花半个多时辰终于到山顶的大云寺。
今天虽然不是年节,但大云寺门口的人也不少,杨云扫一眼,大部分是考完府试的学子,趁此机会放松放松。
“从大门进来,是天王殿,四 大 天 王大家都清楚,我不多嘴了。”
梁庭霖领着众人走进大云寺,看着色彩有些古朴陈旧的四 大 天 王,笑呵呵地说。
杨云等人对四 大 天 王都是欣赏之色居多,唯有姜梅,每一位天王都双手合十,拜一拜。
出天王殿,众人进入大云寺正院,院中摆着一个巨大的石制香炉,里面歪歪扭扭插着许多香,显然是供游人上香的地方。
众人绕过香炉,进入大雄宝殿,看着释迦牟尼的巨大坐像,梁庭霖压低声音说:“众位要不要拜一拜?据说很挺灵的。”
既然来到大云寺,杨云等人也入乡随俗,各自找个垫子跪下,在心中暗暗地说。
【佛祖,保佑我这次能中。】
【佛祖,一定要保佑我榜上有名啊!】
姜梅更认认真真地跪在佛祖面前,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双手合十在心中默默祝祷。
【佛祖在上,请您保佑云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今年的科举顺顺利利。】
虔诚地拜过佛祖后,姜梅又从身上的荷包中拿出五两银子,交给殿中沙弥,当作香油钱。
几人在大云寺内游览一番,已经到午时,梁庭霖笑着说:
“大云寺的素斋做得不错,咱们今日难得过来,尝尝这里的素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