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飞鸽传书
从昨天晚上到现下,赵文盛和杨云一样,什么东西都没吃,肯定饿得不得了。
杨云将两碗面全端在手里,冲着母亲说:
“娘,我去送就行,你去吃饭吧。”
姜梅看看杨云,没有跟他争抢,笑着点点头,回厨房端出她的面条。
杨云端着两碗面进堂屋,乐呵呵地对赵文盛说:
“赵老板,你饿坏了吧?尝尝我娘做的面条,味道……这只鸽子是从哪来的?”
一只洁白如雪,体型健壮的鸽子,安安稳稳地站在赵文盛床边,不时发出低沉的咕咕声。
不等赵文盛说话,杨云将面条放下,轻手轻脚地关上房门,盯着鸽子笑着说: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既然你飞进房里,那别怪我抓你打牙祭。”
之前在天应侯府的时候,提笼架鸟,飞鹰走狗的事,杨云没少干。
他蹑手蹑脚地靠近鸽子, 双手猛然向前一抓,把鸽子抓在手里。
杨云捧着鸽子,左瞧右看,有些疑惑地说:“这鸽子怎么好像不怕人?我抓到手里它都不挣扎。”
赵文盛笑着咳几声,淡淡地对杨云说:“因为这是我和石知县借的飞鸽,你抓它,它当然不会挣扎。”
听到是用来传递消息的飞鸽,杨云讪笑着把鸽子放回原位,扶着赵文盛坐起来,“我说屋里怎么会有只鸽子,原来是有主的。”
杨云出身将门,当然知道飞鸽传书,赵文盛能从石知县那里,借到给京城传书的飞鸽,这不是一般有钱人能做到的。
想到这里,杨云把面条递给赵文盛,心中琢磨着赵文盛到底是什么人。
两人很快把面条吃完,赵文盛趁着杨云送碗的时候,突然开口,“杨云,你一会带着纸笔过来,我要写一封信给京城。”
杨云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很快把纸笔墨砚拿过来。
原本杨云想趁机看看,赵文盛会在信上写些什么,说不定能猜到他的身份。
只是赵文盛将笔提起后,似笑非笑地看向杨云,没有要写的意思。
两人对视片刻,杨云无奈地叹气,从堂屋离开,还把房门关上。
赵文盛嘴角泛起一丝笑意,略微思考后,提笔在纸上写数行字,卷起来放进飞鸽脚上的皮筒之内,轻声叫道:“杨兄弟,杨兄弟!有劳你把这只信鸽放掉。”
看着鸽子腿上的皮筒,杨云着实有点心痒,但当着赵文盛的面,他又不好偷看,只能走到门口,双手往上一扔,飞鸽扑扇着翅膀飞上云天。
“你到底是什么人?”放完飞鸽,杨云看着床上的赵文盛,眼中满是探寻之意。
赵文盛仍旧没有说出身份,只是慢慢地躺回被窝,发出一声舒服的长吟说:
“你现下知道,不是什么好事。等该告诉你的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
杨云知道再问也没用,只能把书本拿出来,温习功课。
四个北夷刺客死后,杨云家里终于安稳许多,他每天在家读书,照顾赵文盛的饮食起居,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
三天后,杨云正在家中读书,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他的神色微微一变,难道北夷又派刺客来了?
咚咚咚!
沉闷的拍门声响起,每一声都好像拍在杨云的心上。
坐在床上,翻看着四书集注的赵文盛,眼中却闪过一丝喜色,冲着惊疑不定的杨云说:
“不要怕,是接我的人来了。”
杨云愣一下,下意识问道:“你要走了?”
虽然跟赵文盛相处的时间不长,但这个人谈吐不凡,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见解,杨云跟他学不少东西。
现下突然要走,杨云心中竟对这个认识仅仅几天的人,生出一丝不舍。
看到杨云的眼中有几分不舍,赵文盛放下手中的书,穿起鞋子拍拍他的肩膀说: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你的救命之恩,我是不会忘记的。”
赵文盛心中其实很看重杨云,这个年轻人聪慧机敏,善于变通,虽然有些青涩,但将来磨炼一番,未必不是朝廷栋梁。
杨云把手中的笔放下,起身出屋将院门打开。
门外站着一个精明干练,身上带着剽悍之气的大汉,他上下打量杨云一番,开口问道:
“你是杨云杨公子吧?”
从侯府离开,已经很少有人会用公子称呼杨云,现下听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称呼,杨云愣一下后才点点头,
“我是杨云。”
大汉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兴奋地冲着杨云拱拱手,彬彬有礼地说:
“请问我家主人现在何处?”
此时,许久没有出过房门的赵文盛,披着一个外衣走出来。
大汉及他身后的人看到,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单膝跪在赵文盛身前,大声说:
“属下来迟,请主上降罪!”
数十个昂藏大汉整整齐齐跪在赵文盛面前,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从赵文盛身上生出。
他负手站在西屋门前,镇定自若地看着面前的汉子们,淡淡地说:
“此次是我不小心,跟尔等无关,都起来吧!”
大汉们齐声谢过,敲门的那个汉子走到赵文盛身边,恭敬地说:
“主上,车驾已经备好,请您登车回京,我等必将您安全护送到京城!”
赵文盛看看站在大门后面的杨云,轻轻叹气,对大汉说:
“胡威,你先去外面等我,我跟杨兄弟还有几句话要说。”
名叫胡威的大汉,沉声应是,只是在经过杨云身边的时候,他略带惊诧地看一眼。
杨云跟着赵文盛回到西屋,两人相对而坐,赵文盛笑呵呵地说:
“现下我们分别在即,按理来说,我应该把我的身份告诉你,不然对你太不公平。”
之前隐瞒身份,是怕走漏消息,护卫们到来,赵文盛也不用担心。
杨云微微皱眉说:“听你的弦外之音,你是不打算告诉我你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