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拜年
杨云和杨玉昭的目光在空中撞一下,两人脸上浮起虚伪的笑容,冲着对方点点头。
全家人都到齐后,在厅里坐一会儿,热热闹闹地开始拜年。
杨老爷子穿着一领光滑水亮的皮袄,笑呵呵地坐在屋中的太师椅上。
杨正深的母亲跪在左手第一位,接着是杨玉昭两口子、姜梅,最右边是杨玉竹两夫妻,几人跪好后,齐声说:
“恭贺新禧,祝父亲长命百岁,康健平安!”
听到这么多儿子儿媳给他拜年,杨老爷子乐得眼睛都睁不开,两手在空中虚扶,
“好孩子,好孩子!都快起来,这是我给你们的红包!”
杨老爷子说着,掏出早准备好的红包,让众人上前去领。
大人们拜完年坐在旁边,杨正深领着一众堂弟堂妹上前磕头,十分懂事地说:
“孙子,孙女给爷爷拜年!祝爷爷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看着一个个比他还高的孙子孙女,杨老爷子连声称好,又把红包给众人。
接下老爷子的红包,杨家孙辈的人给叔叔婶婶拜年,一时间所有人其乐融融。
姜梅更是乐不可支,拿着红包不停给小辈们发,这是她十八年来第一次在祖宅过年。
众人在杨家打一会麻将,吃过午饭后各自回家,杨云跟母亲说一声,去四方村给周仲拜年。
忙忙碌碌之间,新年在欢声笑语中过去。
这天,数十位骑**护卫簇拥着三驾马车缓缓进入青山村。
正在村中磨盘旁边聚着聊天的村民们都被惊呆,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阵仗。
即便是知县进村,也不过是铜锣开道,几个衙役护着一顶轿子。
但面前这支队伍,光是护卫们骑的马已比人高上一头,明显精挑细选后的良驹,一匹怕不是要几十两银子。
为首的护卫辨一下方向,打马来到众人身前,居高临下地问:
“你们这里是青山村吧?杨玉明家怎么走?”
被问的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有个比较胆大的人,指个方向,
“你们顺着这条路一直走,看到三间新盖的瓦房就是他们家了。”
护卫从腰间摸出一块一两左右的散碎银子,扔给那个村民,转身回到队伍中轻声交代几句,策马向前,探路去。
等到车队离开后,聚在一起聊天的人们,羡慕地看着刚才回话的人,有些懊恼地说:
“杨玉明家离我们家几十步远,我刚才怎么没想起来说呢!”
拿到赏银的村民,乐呵呵地将银子揣好,斜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打趣道:
“你那时候应该是被吓傻了!”
被打趣的村民涨红脸,带着几分羞愧和怒气,嘴硬着说:
“说得好像你们没有被吓傻一样,那马太高太壮了!你们说,这些是什么人?”
那么多高头大马,还有那么多威风凛凛的护卫,来得明显不是普通人。
村民们兴高采烈地猜测,但最后谁也没拿出个能让人信服的说法。
被人议论的车队已经来到杨云家门前,问路的护卫,示意车队停下,翻身下马,在大开的院门上轻轻敲几下,站在院中高声问道:
“请问家里有人吗?”
杨云正在屋里读书,没有理会,堂屋做衣服的姜梅闻声出门,看着站在院里的彪形大汉,眉头微微皱一下,轻声问道:
“请问你是哪位?有什么事?”
护卫上下打量姜梅一番,眼神中闪过了然之色,抱拳说:
“你是姜梅姜夫人吧?在下赵烈,此次是为……云公子前来,不知云公子在何处?”
原本赵烈想按以前的习惯,称呼杨云为世子,但杨云从侯府离开,代表已经放弃世子之位,他再这么称呼不合适,只能叫云公子。
姜梅不知道赵烈到底是什么人,只能狐疑地让赵烈等一下,她去东屋叫杨云。
正在屋中读书的杨云,听到方才赵烈和姜梅的话,他仍旧保持着读书的姿势,但眼神空洞,很明显在回想着什么。
“云儿,云儿!外面有人找你,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姜梅连续叫好几声,才让杨云回过神来,担忧地看着他说。
从上次北夷刺客的事情后,姜梅看到外人觉得心惊肉跳,生怕他们是来报复杨云的。
见母亲忧心忡忡的样子,杨云将手中的书放下,挤出一丝微笑说:
“娘,你不用担心,这个赵烈我认识,交给我招待即可,你回去做衣服吧。”
杨云和姜梅并肩出东屋,赵烈见到杨云想行礼,却被杨云开口打断,
“赵大哥,你稍等一下,我先把我娘送回屋里,咱们再慢慢叙旧。”
赵烈听出杨云的弦外之音,轻轻点点头,看着他把姜梅送回屋去。
将房门关上,杨云快步来到赵烈面前,满脸笑容地冲他拱拱手,“赵统领,这大过年的,你怎么来了?”
虽然大年初一已经过了,但离十五还有好几天,按照村里的规矩,出十五,年才算过完。
赵烈面色一肃,冲着杨云低声说:“不是我来了,是老侯爷来了。”
杨云愣一下,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慈祥老人的面容,下意识问道:“爷爷?他老人家怎么来了?”
在侯府的时候,老侯爷跟杨云十分亲近,不管他有什么要求,老侯爷都会答应,每次去边关巡视,都会给杨云带新玩具回来。
若是杨云和姜梅相认的时候,老侯爷在场,事情未必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赵烈看着杨云,没有说话,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杨云立刻明白他的意思,爷爷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赶那么远的路,为的是见他一面。
他心中幽幽叹一口气,话语中带着几分苦涩问道:
“爷……老侯爷在何处?等我沐浴更衣之后,立刻前去拜见他老人家。”
赵烈面上显出一丝古怪之色,身子往旁边一侧,将大门露出来,
“侯爷,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