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第四百四十章 腐烂

“是时候离开建康了。”

谢秋瞳静静坐在主楼的阳台上,看着漫天飘雪的白银世界,缓缓道:“从各个方面来看,司马绍都打算重用庾亮,趁着这一场大灾难,尽快完成一定程度的****。”

“大战即将开始,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计划和准备,以面对变化复杂的局势。”

“再晚,司马绍就要先下手为强了。”

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又道:“月曦仙子也快撑不住了,这段时间一直是师父帮她缓解病情,但治标不治本。”

唐禹道:“天灾打乱了我之前和王猛商议出来的计划,我需要重新思索,找到这一场变化之中的关键之处。”

“所以,今天就出发吧,先解决师叔的病,这样我才能全身心投入战争之中。”

谢秋瞳皱眉道:“我本打算后天再走,这样你可以有时间休息。”

唐禹道:“我精神还算不错,而且现在也不是养精蓄锐的时候了。”

谢秋瞳轻声道:“昨晚的屠杀,终究还是给了你一些心理上的变化?”

唐禹点了点头。

他不禁叹息道:“当我亲眼见证那一场屠杀之后,我们就在想,我们这个民族的人啊,无论什么出身,都终究还是太中庸了。”

“甚至,我们把中庸视作正确。”

“出现了**,就治贪,出现了权臣,就制衡,实在没法子了,就杀一批人,流一地血,恢复到最初的模样,再次循环。”

“我的想法也中庸,我总想着一点一滴去积累,从根本上去改变。”

“但有时候,现实容不得我们中庸,容不得我们步步为营。”

“当一切都在凋敝、腐烂,当世界陷入荒诞的绝望时,应当顺乎天而应乎人。”

“也就是——革…命!”

谢秋瞳微微眯眼,似乎来了兴趣,缓缓道:“继续说。”

唐禹道:“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我见证灾难,自己也变得戾气重了,更激进了。”

“我曾经的想法是,改朝换代的同时,也保留现今时代的一些基础力量,该团结团结,该共处共处。”

“但如今我发现那还是太中庸了,我应该把什么都打碎,不留任何框架,不留任何古老的痕迹。”

说到这里,唐禹苦笑道:“以前我认为极端的事,我认为还不至于到那种程度的事,我认为历史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的事…我逐渐觉得,该那么做了。”

“我看到屠杀难民的那一幕,我忽然觉得,黄巢或许是对的。”

谢秋瞳听不懂这个名字,但她还是点头道:“我似乎知道你想做什么了,果然,我也是被焚烧的那一个。”

唐禹道:“你不是,你别以为你姓谢,就是谢家的一份子了。”

“你不靠世家活命,不靠荫庇生根。”

谢秋瞳道:“我的看法和你一样。”

“世界就如同一片树林,那一棵树病了,就努力治一治,一大片树病了,就付出更大的代价,再努力治一治。”

“可如果是整片树林全部遭到了可怕的虫灾,早已千疮百孔…这时候怎么治?付出再大代价,也很难恢复到彻底健康。”

“因此,最佳的救治方法是…放一把火,将一切都烧了。”

“这样一来,虫灭了,还肥了土地,还能让后世以史为镜。”

唐禹看着繁华的建康城,眉头皱着,最终叹了口气。

他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道:“今天就走吧。”

谢秋瞳道:“真不休息?”

“嗯,越早准备越好,非是拖延之时。”

谢秋瞳早已做好了准备,说走就立刻走,两人直接上了马车,前后还有几辆马车跟着,都是北府军的好手。

出城朝东,所见之处皆是白茫茫一片,偶尔能看到几具冻僵的尸体,被人扒光了衣服。

几十里路都是空的,分明有村庄,但村庄也宛如鬼域,除了尸体别无他物。

寒冷的天,整个世界都像是被覆盖了,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在凋敝,都在死去,尸体被藏在纯净的深处,却还是散发出腐烂的味道。

如果这一路有流民袭扰,那也一定很让人糟心。

但…没有袭扰,甚至没有活人,一切都是空空的。

以至于,让人心也空了起来。

一直到了广陵郡,才看到聚集的难民,围堵在城墙之外,渴望走进里边的世界,渴望找一点吃的。

在这种时候,看到难民都竟然是一种温暖,毕竟他们是活的,是同类。

“施粥会有人执行的,我们会尽力挽救百姓,但很遗憾,这只是灾难的开始。”

谢秋瞳看着四周,缓缓道:“希望大雪早点结束,不要耽误了播种,这样在秋收之后,天下或许能好点儿。”

“但秋收之前,这里是没办法变好了。”

唐禹点了点头,道:“广陵郡是你完全自治?”

谢秋瞳道:“名义上不是,但实际上司马绍根本没敢管,这里的所有官员都是我在安排。”

“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不竭,河道也有来往商旅,算是晋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我是捞到了。”

“去年年初我接管这里,也学着你在舒县的做法,组织了大范围的播种生产,秋收颇丰,因此存粮还算充足。”

“加上苏峻给了我足足一年的军粮,把流民军的存粮都掏空了,现在的我,富得流油。”

唐禹道:“那恐怕要考虑扩军了吧?你目前有这个条件,加上局势也不容乐观。”

谢秋瞳点头道:“最初没这个想法,但难民太多,到处生事,与其全部杀了,还不如招来当兵,毕竟我养得起。”

“所以现在北府军有足足两万人,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举动,让司马绍愈发不安,才迫使他豁出去。”

唐禹冷笑道:“他一定在隐秘地扩军,而且数量会很夸张。”

谢秋瞳道:“他用了一招还不错的计谋,派出将领、官员进行招安,让那些临时聚集的流民军为了官职互相残杀,既解决了流民泛滥的问题,又挑选出了战力强的流民军和领袖。”

“而且据我所知,苏峻也在增兵。”

唐禹微微抬头:“他有粮?”

谢秋瞳笑道:“谁知道有哪些世家在悄悄支持他呢,反正赌输了也无人知晓,赌赢了就鸡犬升天。”

“在平时,人们需要种地,家里需要劳动力,世家、军阀也养不起那么多兵。”

“但如今,百姓家也没了,妻女老幼也基本上死绝了,无牵无挂当然愿意参军。”

“而世家、军阀动用存粮,每天给口吃的,就能招到兵,待遇再低也不怕没人来,此消彼长,招兵也就轻松了。”

“关键是,他们都清楚…这些兵不必长期养着,因为大战即将来临了,一定会有人死的。”

唐禹唏嘘道:“灾难的幸存者,以为找到了一条活路,事实上世家大族连怎么让他们**都想好了。”

谢秋瞳道:“正是如此,大家的兵力比起平时,都几乎翻倍了。”

“所以,晋国即将而来的大混战,会是极端残酷的。”

“因为这些难民兵…没人会心疼,死了就死了,或者反而养不起,浪费粮食。”

说到这里,她看向唐禹,轻轻道:“我们一定要赢,赢了,才能做事,才能让这片土地好一点。”

唐禹抬头,看向了北方。

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这一战,我亲自指挥。”

谢秋瞳掀了掀眉,最终还是没有反驳。

她只是撇嘴道:“别太败家,我积累这些不容易。”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