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息。
——五息。
那道窥探气息终于悄然退去,如同夜风中的一缕寒意,消失无踪。
林峰慢慢睁开眼睛,眼底杀意如潮。
“林乾。”他低声道。
“终于开始动手了么?”
他很清楚,这种窥探,绝非寻常试探。
这是以极高阶秘术——【镜脉术】窥探人的本源灵骨。
一旦被探出根骨真形,他沈策的身份,便彻底暴露。
到那时,不止林家,整个朝堂,都会倾力杀他。
毕竟他是林家最大、最羞耻的逆子。
也是朝廷不敢明着保的“弃子”。
林峰缓缓站起,长身如剑,眸中杀机翻滚。
屋外细雨如丝,帘角被风掀动,夜气阴寒。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黑压压的宫墙,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
“林乾,你想用镜脉术查我。”
“好,那就来。”
“只要你敢推镜,我就敢——借镜杀人。”
……
未时三刻,大理寺内堂。
陆敬、杜望、沈鸢三人齐聚暗室。
林峰独立于案前,手指敲着桌面,声音沉冷:
“今晚起,夜图增设第二层防卫线。”
“陆敬,调八名死士潜伏西坊,盯住西山秘道所有出入之人。”
“杜望,暗访兵部旧账,查林乾三年前闭关前最后一笔拨款。”
“沈鸢,你随我。”
沈鸢一怔,轻声问:“大人,去哪里?”
林峰淡淡道:“去洗剑池。”
“我要在那里,布下一场……‘镜杀阵’。”
三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一丝战栗。
林峰这次,是要动真格了。
……
子夜,洗剑池外。
风急雨骤,水面翻涌。
林峰披着素青夜衣,独立水榭之中,双指如刀,在石台上刻下一道又一道微细阵纹。
沈鸢在一旁为他遮雨,悄声问道:“大人,您……确定要以自身引镜?”
林峰淡淡一笑:
“他们不是想窥探吗?”
“那我便让他们窥。”
他停下动作,转身对沈鸢道:
“但等他们推镜入内时,看到的,不是我的灵脉。”
“而是一口……剑。”
沈鸢指尖一紧,忽然明白了。
林峰要借镜脉术反杀!
以青冥诀第三重引灵为刃,布阵为阵眼,将窥探之人反噬!
一旦对方推镜入体,阵法即起,反冲源头。
到时,不止窥探失败,连施术之人本身都会受反噬重创。
沈鸢咬牙低声道:“此阵一出,林乾恐怕会疯。”
林峰轻轻一笑,抬头看着夜空翻滚的乌云。
“疯了才好。”
“疯了,他们出手就更快。”
“出手快了,破绽就多。”
“破绽一多,我就能——”
他眼神冷冽,轻声吐字:
“顺势,一剑封喉。”
洗剑池夜雨未停,风声猎猎,似是要将这场局势搅碎。
林峰独立水榭之上,衣袍湿重如铁,眉目却冷静得骇人。
一局“镜杀”,暗中布成。
他站在雨里,仿佛与天地一同藏锋。
就在此时,陆敬快步从暗廊而来,掠入亭中,低声道:“大人,密信到了。”
林峰收敛气息,接过那封以牛皮纸裹着的暗信。
手指一捻,纸页开处,一行小字入眼:
【林家密议,欲扶林山之子林觞为兵部少卿。时日已定。】
落款,只有一个淡墨印:“清灯”。
林峰眯了眯眼,轻笑了一声。
“终于按捺不住了么?”
陆敬见状,低声道:“清灯是谁?可信么?”
林峰淡淡道:“人可信,信不可全。”
他抬手一扬,信纸瞬间燃为灰烬,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雨中。
林峰沉思片刻,转身步入亭内,拂袖擦干案上雨水,提笔蘸墨。
刷刷几笔,一封简短奏折成型。
【林觞,潜养西山,曾暗涉铸坊霜火之案。今举荐为兵部少卿,恐兵权旁落,朝局动荡。臣沈策,请陛下慎断。】
末尾落款,“沈策”二字锋气毕露,笔锋未收,墨意尚湿。
林峰封好奏折,递给沈鸢。
“速送清幽殿。”他低声吩咐,“交到秦苏手里,别让旁人插手。”
沈鸢一拱手,身形一晃,消失在雨夜中。
林峰静立亭中,看着夜色如墨,心中暗道:
“林山……林乾……你们急着推新的人上位。”
“可惜,这局我早布下。”
“林觞一动,就是你们露出獠牙的第一刀。”
……
清晨未至,清幽殿内灯火已亮。
夜千雪素衣披发,未施粉黛,眉眼间却自有一股不动声色的威压。
秦苏快步而入,将沈鸢送来的奏折递上。
夜千雪展开信纸,扫了一眼,眉梢微挑,眼底浮出一丝冷意。
“林觞。”她低声呢喃。
“林家推的人。”
她指尖轻敲玉案,发出一阵轻微而有节奏的敲击声。
秦苏低声道:“陛下,是否要直接压下此议?”
夜千雪摇头,目光冷漠:
“不,表面应允。”
“让林乾以为他们得手了。”
“暗中,却压住封印,不予实授。”
秦苏一怔,旋即明白,低声道:“陛下是要,‘养寇自重’?”
夜千雪淡淡道:“不是养,是引蛇出洞。”
“林乾闭关三年,林山潜藏十年,他们以为朝廷无人可制,才敢公然谋划。”
“若一棒打死,他们只会藏得更深。”
她缓缓卷起袖口,露出一段白皙手腕,指尖捻着信纸,轻声道:
“但若让他们以为朝局已被林家掌控……他们就会放肆。”
“放肆,才会露出真正的獠牙。”
“到时,才有机会,一刀剜心。”
秦苏微微躬身:“陛下神机妙算。”
夜千雪却只轻轻一笑,眸光落在信纸上,声音极轻:
“不过……”
“沈策这把刀,锋利得让人心惊。”
她语气顿了顿,淡淡道:“秦苏,暗中保护沈策。”
“若夜图有一日失控,或被林家察觉……”
她眼中寒光一闪:
“沈策必须活着。”
“哪怕,为此,动用暗卫底牌。”
秦苏一惊,沉声应道:“属下明白。”
……
巳时,朝堂。
宣政殿上,文武百官齐聚。
今日议事,最大的议题便是——兵部少卿一职空悬,急需补位。
林尧立于武列之首,一身青袍,气势沉稳,眼神却暗藏锋芒。
待众臣喧哗过后,他抱拳出列,朗声奏道:
“臣推举林觞,任兵部少卿。”
“林觞年少有为,修武有成,历练边防有功,实乃少卿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