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是2006年的最后一天。
就在这一天,柏林国际电影节郑重其事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迪特-考斯里克以电影节**和组委会**的身份,对外宣布了评委会九人名单。
按照惯例,电影节邀请的评委会成员确定后,不会如此大张旗鼓郑重其事的由电影节**亲自宣布,这么做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
但是,当今年的评委会九人名单公布会,媒体和记者不这样想了。
谁也没想到,今年的柏林电影节竟然这么有牌面。
迪特-考斯里克在决定邀请曹阳后,制定了两份备用名单。
如果曹阳接受了柏林电影节的邀请,评委会其他成员是一份名单。
如果曹阳不接受柏林电影节的邀请,评委会的所有成员又是另一份名单。
并且,在曹阳确定了要做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后,迪特-考斯里克也把那份名单给曹阳了,充分征求了曹阳的意见。
这一份名单公布后,之所以能引起轰动,让人觉得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有牌面,是因为评委会**是曹阳,这已经够让媒体激动半天的了。
毕竟众所周知,曹阳除了宣传电影,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中,也从来没做过电影节的评委,哪怕每年都有无数邀请,但从来没有成功过的例子。
所以这第一次,算是很珍贵的。
仅仅是曹阳的评委会**,已经算是大新闻了。
然而,柏林电影节或者说是迪特-考斯里克没有满足,他觉得既然能请到曹阳了,何不再搞的轰动一些?
然后这份名单里,就有了奥斯卡两届影帝获得者约翰尼德普。
对于德普成为评委会的一员,大家既意外又觉得合理。
没人觉得德普没资格成为评委会成员,虽然欧洲文艺圈普遍看不起好莱坞,看不上奥斯卡,但是,奥斯卡的影帝也代表着艺术成就,代表着演技。
德普是怪咖,不好请,这是公认的事实。
何况德普现在是超级巨星,是欧洲三大都想要绞尽脑汁请的具有超级影响力的明星。
很多人都清楚,德普为什么会来做这个评委会成员,说句实在话,曹阳要是不来当这个评委会**,德普肯定不会来柏林当这个评委的。
在全球影响力层面来讲,德普的到来,给柏林电影节要带来一大波的收视率,广告费也会增长很多。
当然,这还没完,迪特-考斯里克好不容易请了曹阳,还许诺明确了一些事情,肯定要把曹阳的作用最大化。
他还邀请了获得过奥斯卡影后的查理兹塞隆。
最初查理兹塞隆是拒绝的。
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一样,影响力越来越小,很多好莱坞的大明星和超级巨星都不太愿意来了。
查理兹塞隆虽然冲击超级巨星失败,但人家也是拿过奥斯卡影后的人,妥妥的好莱坞大明星,已经不需要柏林电影节当评委来提升逼格了。
不过,迪特-考斯里克告诉查理兹塞隆和她的经纪人,曹阳会是今年的评委会**。
然后,查理兹塞隆和她的经纪人就同意了,愿意来柏林电影节当评委会的评委。
就像迪特-考斯里克想的那样,好莱坞如今的演员,谁不想跟曹阳打好关系呢?
柏林电影节算是很有魄力的,也很善于抓住机会,很会“奋斗”,这大概跟他们的传统有关。
在后世,柏林电影节因为疫-情的原因,就曾搞了个金熊奖“天团”评委——当时的六个评委,全是获得过金熊奖的导演。
不过,虽然噱头十足,但那时候柏林电影节的影响力早已经大打折扣了,再加上特殊原因,最终也没泛起太多波澜。
有时候,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了,就像德国,想再次“奋斗”,放在如今的国际格局,没有重大变故,基本上已经不太可能了。
这一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一共邀请了九人,大概这也算是一种不得已的举动。
曹阳的影响力太大了,若是曹阳执意要把金熊奖给某部电影的话,评委会里若是只有传统的七人,极有可能阻止不了。
若是九人的话,在邀请了两个好莱坞大明星保证影响力之外,还能再邀请四到五个“自己人”,关键时刻可以防止曹阳的“一意孤行”。
当然,迪特-考斯里克还是很会做人的。
为了表示诚意,为了保证曹阳的话语权,怕曹阳有意见,他又邀请了两个华人——北电78级录音系的宁英,以及香江著名的制片人,徐可的老婆施楠生。
至少表面上,这两个人看起来会支持曹阳的决定。
不过也难说,宁英虽然是北电78级的,但81年就拿到公费奖学金去意大利留学了。
施楠生是香江人,谁也不敢保证她会不会因为某些原因,比如迪特-考斯里克答应今后在柏林电影节上,推一下她和徐可的公司的电影,从而成为迪特-考斯里克的暗线。
只要利益够大,发生什么事都不稀奇。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打算,只要曹阳不在金熊奖的归属上“一意孤行”,跟柏林电影节彻底翻脸,相信很多后手都不可能用到,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现在的这份名单,表面上看,九人中,德普和塞隆是肯定支持曹阳的决定的,两个华人评委也会支持曹阳,再加上曹阳自己,这就五人了,掌握了绝对决定权。
迪特-考斯里克是给足了曹阳尊重的,就像他说的,除了金熊奖需要商议外,其他的奖项,曹阳都可以自行做主,反正从这份名单上,也体现出来了。
按照一般的规律,在电影节开幕前的一个月,会公布进入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名单。
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在2月8号开幕,2月18号结束,一般情况下,大概在1月15号前后公布提名名单。
不过,迪特-考斯里克在这次发布会上,再次以为电影节艺术总监和选片委员会**的身份,表示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名单,将会在1月28号公布。
柏林电影节算是高度集权的一个组织,迪特-考斯里克担任柏林电影节的**、艺术总监、组委会**、招商总监、选片委员会**……
要不是留给评委会的时间太少会加大他们工作量,评委会的人会有意见的话,迪特-考斯里克都想把这个时间再推迟一些才好。
直接把公布主竞赛单元提名名单的时间,推迟了半个月左右,这个日期离柏林电影节的开幕,就只有十天时间了。
为什么推迟这么多时间?
迪特-考斯里克有自己的盘算,他很清楚,别看只推迟了半个月左右,但现在是12月底,离公布提名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虽然名义上参加主竞赛单元的时间已经结束了,但那些有名气的导演,还有柏林电影节特邀的导演,肯定是不用遵守这个时间的。
把邀请了曹阳算当评委会**的事情公布出去后,迪特-考斯里克相信,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会发生很多有意思的事。
肯定会有很多本来没打算参加柏林电影节的知名导演,会改变主意的,有曹阳还有德普和塞隆的电影节,影响力绝对会提升不止一个台阶。
在《新加勒比海盗》拍摄前,曹阳根据剧情需要,道具和摄影棚的搭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开机拍摄的周期预计80天左右,做视觉特效后后期也需要半年。
不过,他没想到迪士尼居然还保留着以前的道具,摄影棚也没拆,半年的筹备期缩短到了二十多天。
加了入戏体验后,几个主要演员拍摄的既轻松又快速,80天的拍摄计划,应该能缩短到60多天。
不过,后期特效就没办法走捷径了,并且曹阳对这个又要求严格,还额外加了不少之前不打算做特效的场景,所以后期加特效,半年时间绝对不会少的。
06年12月4日开机,按照目前的拍摄进度,曹阳预计会在柏林电影节期间拍摄完成。
但他要去柏林电影节做评委会**,要看进入主竞赛单元的电影,要评选主竞赛单元的奖项,这些都要提前去柏林。
所以,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加快拍摄进度,试试看能不能在2月前拍摄完成。
二是按照目前的进度,在2月份前,能拍多少就拍多少,剩下的放在柏林电影节之后再拍摄。
不过,这第二点是有点得罪迪士尼的。
按照计划,在28号公布了进入主竞赛单元的提名名单时,评委会的所有成员都要到柏林的,也就是在这一天,他们的工作正式展开。
也就是说,从1月28号开始,到2月18号柏林电影节闭幕,之后还有两天时间要参加庆祝酒会等各种应酬和人情来往,还要算上乘坐飞机的来回时间。
这些前后加起来,至少需要25天。
在电影没拍完的情况下,导演离开25天,这对投资商就很不友好了。
剧组在这25天,就算没有拍摄,每天还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工作人员的工资、道具的租赁、摄影棚的租赁等等。
所以,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行。
曹阳在答应了迪特-考斯里克出任柏林电影节评委会**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他召集来几个副导演以及统筹和场务,重新规划了拍摄计划。
再分出一个拍摄组,把一些不重要的镜头,比如取景、一些没有主要角色参与的戏份等等不重要的镜头,都交给这个组拍摄。
并且,还特意增加了一点每天的拍摄计划。
按照目前的规划,如果一切顺利,剧组将会在2月1号杀青。
也就是说,前后加起来,拍摄被压缩到了60天,比加快后的进度又提前了6天左右。
随后,剧组就进入了快节奏的拍摄模式,几个主要演员倒也没觉得怎么样,他们拍摄的还是很轻松的,就是其他演员,需要适应。
这就导致了有时候需要加班才能完成拍摄计划。
不过,曹阳的现在的咖位不同,影响力自然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工作人员也没人抱怨什么。
至少表面上没人敢抱怨。
这一点,又让曹阳想到了国内的剧组工作人员。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拍摄时,加班是常事,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加班到凌晨的情况都有。
有人说,好莱坞特别人性化,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到了时间,人家工作人员就直接下班了,以至于很多人都非常羡慕。
曹阳不知道这是谁传出来的,反正自从他来好莱坞拍电影,不管是刚来时拍摄的《卑劣的米尔克》,还是现在拍摄的《新加勒比海盗》,加班也是常有的事。
但却从来没遇到过,到了点就敢撂挑子不干的工作人员。
倒是在刚来好莱坞拍摄《卑劣的米尔克》时,延迟下班有些人会忍不住抱怨几句,不过现在,连敢抱怨的人都没有了。
在曹阳这边加紧拍摄时,1月28日,柏林电影节终于公布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名单。
这次入围的电影是22部,其中最多的竟然是好莱坞的电影,达到了6部之多,柏林电影节也开始尝试着拥抱好莱坞了。
这从柏林电影节邀请德普和塞隆也能看得出来。
而且,这六部入选的电影,几乎每部都有好莱坞的大明星。
安吉丽娜·朱莉、罗伯特·德尼罗、马特·达蒙、乔治·克鲁尼、托比·马奎尔、凯特·布兰切特、詹妮弗·洛佩兹、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等等。
只要这些明星能来,这一届的柏林电影节绝对会是最近这些年最成功的一届,也会是影响力最大的一届。
为此,迪特-考斯里克非常高兴,认为自己邀请到了曹阳,绝对是最明智的决定。
其次入围第二多的是法国电影,也有5部。
反而是德国的电影,仅仅只有3部进入了主竞赛单元,并且其中两部还是跟其他国家的合拍片。
德国电影在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表现的如此差强人意,确实衰落了。
华语电影有两部入选主竞赛单元,全是内地的电影。
一部是王全案的《图雅的婚事》,一部是李钰的《苹果》。
在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名单公布后,国内媒体进行了大肆的报道,这几年内地电影算是“全面”崛起了。
不仅全年的票房每年都在增长,就连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奖项,这几年也是每年都有。
随着主竞赛单元名单的公布,曹阳的手机也几乎成了“热线”。
非常多的媒体记者,国内的,国外的,都想采访曹阳,希望能了解曹阳作为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对于奖项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王全案和李钰也都给曹阳打了电话,不过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的聊了聊,这时候打电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多说反而无益。
六部入围了的好莱坞电影,他们的导演或制片人,又或者是主演和背后的制片厂,只要跟曹阳认识的,全都给曹阳打了电话。
谁说老外不懂得人情世故,全世界其实都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