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赶山开始,建设和睦家庭 第八十一章 狗粮

“二珠说春鹏哥偷喝过酒,可难喝了。”三珠突然从一旁插嘴道,她正帮着秦雨荷摆碗筷。

“对对对,还被大伯打了一顿呢!”二珠连连点头,补充道,“春鹏哥说喝完嗓子眼跟着了火似的。”

四珠听了这话,顿时泄了气,小脸皱成一团:“爸爸又骗人!明明是苦的。”

孙明远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宠溺地说:“谁让你最贪吃呢?这不是怕你偷喝嘛。”

火炉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炉火烧得正旺,秦雨荷煮的白菜炖粉条香气四溢,配上几个小菜,虽然简单却让人食欲大开。

“大珠,多吃点肉。”秦雨荷夹了块肉放在大女儿碗里,“这几天写字写得晚,得补补。”

大珠乖巧地点点头:“知道了,妈。”

“我也要吃肉!”四珠立刻举起筷子。

“你呀,就知道跟着要。”秦雨荷嗔怪道,还是给她夹了一块。

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不时还为了一块肉争执几句。秦雨荷在一旁细心地给每个孩子夹菜,生怕谁少吃了。孙明远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暖洋洋的,连酒都比平时香甜几分。

饭后,几个孩子吵着要出去玩雪。秦雨荷给她们裹上厚厚的棉袄,叮嘱道:“别玩太久,天黑得早。”

孙明远也跟着出去看,发现大珠没有跟妹妹们玩闹,而是认真地在雪地上练字。她用树枝在雪地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神情专注。其他几个妹妹见状,也有样学样,在雪地上歪歪扭扭地写起字来。

“二珠,你画的什么呢?”孙明远蹲下身问道。雪地上歪七扭八的线条看得他直想笑。

“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大珠...”二珠指着雪地上的涂鸦认真解释,一脸自豪。

孙明远又看向三珠的作品:“不错嘛,连自己大名都能签了。”

“爸爸,我的名字太难写了!”四珠在一旁抱怨,手里的树枝在雪地上乱戳,“为什么要叫四珠啊?”

“我的也难!”五珠撅着小嘴,学着姐姐们的样子在雪地上画着。

孙明远一把将五珠抱起来,逗她道:“你个小不点,难道也会写字?”

“会呀!”五珠咯咯笑着,小手在空中比划,“大珠教过我的!”

“那写给爸爸看看,写对了带你骑大马。”孙明远哄道。

“真的吗?我要骑大马!”五珠眼睛一亮,兴奋地扭动着要下地。

孙明远递给她一根木棍,五珠蹲在雪地上,认认真真地画了几个圈,然后得意地说:“就叫我这个名儿,五珠!”

“哈哈哈,这哪是字啊,就是圈圈!”三珠笑得前仰后合,在雪地里打滚。

“五妹,我教你写!”四珠凑过来,抢过木棍要教妹妹,结果写出来的也是一团乱麻。

孙明远看着几个女儿认真的样子,心里暗暗盘算着是不是该给她们都起个正式的名字。农村里叫大珠二珠是常事,但以后上学了,还是得有个正经名字。

“爸,吃松子。”大珠不知什么时候从兜里掏出一把剥好的松子,递到孙明远面前。

孙明远接过来,心里一暖:“我闺女真懂事。”

“爸爸变懒了没关系,等咱们出息了好好孝敬你!”三珠响亮地说,小脸冻得通红却依然笑嘻嘻的。

孙明远笑着回头看向正在收拾碗筷的秦雨荷:“听到没?咱闺女多孝顺!”

“得了吧你,乐的。”秦雨荷白了他一眼,“三珠是听话,四珠就跟个猴似的,整天上房揭瓦。”

正说着,院门被推开,铁柱和福生串门来了。三个人找了个避风的地方,一边嗑着花生松子,一边闲聊。

“明远哥,你家的狗崽子长得真快。”铁柱看着院子里撒欢的小狗,啧啧称奇。

“可不是,这才多久,都快赶上成年狗了。”福生也跟着说。

孙明远正要说话,突然注意到一个小身影在他脚边转悠。

“咦?春威怎么出来了?”孙明远好奇地把小狗崽抱起来。这小家伙刚出生没多久,浑身黑毛油光水滑的。

春威“汪汪”叫了两声,努力想往地上蹦。孙明远放它下去后,就见这小家伙一溜烟跑到狗圈前,突然一个纵身就跳上了一米多高的土墙。

“我去!”孙明远惊得下巴都要掉了,铁柱和福生也瞪大了眼睛。

这才两个多月大的狗崽子,居然能跳这么高?狗圈可是用大土坯砌的,连成年狗都不一定轻易上得去。春威站在墙头,得意地朝他们叫了两声,尾巴翘得老高。

这一手,把其他小狗崽都刺激了。一个个嗷嗷叫着往墙上跳,可惜都摔了下来。那边灰狼看不下去了,也跟着跳出了狗圈,像是要给小崽子们示范。

“明远哥,你家这汪星人开窍了!”铁柱惊叹道,“这是啥品种?”

“都是喂特制狗粮的功劳。”孙明远得意地说,心里却在琢磨这狗崽子的不同寻常。

“能不能匀点狗粮给我们?”福生眼巴巴地问,“我家那条狗都快瘦成皮包骨了。”

孙明远想了想:“正好我要再做一批,你们拿粮食来,药材骨头我来准备,一起做。”

“成!我出棒子面!”

“我拿豆面来!”

三个人一拍即合,准备合伙做狗粮。孙明远正愁家里粮食不够,这下正好省了不少。眼看天色渐暗,他招呼孩子们进屋。

“爸,再玩一会儿嘛!”四珠不情愿地说。

“不行,天黑了容易着凉。”孙明远板起脸,“进屋写作业去。”

几个孩子依依不舍地跺了跺脚上的雪,跟着进了屋。春威也跳下墙,摇着尾巴跟在后面。孙明远看着这一幕,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狗崽子,似乎比普通的狗要聪明得多。

夕阳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山林间。孙明远站在院子里,看着铁柱一个人忙碌的身影,将一堆狼骨和熊骨分类整理。

“这熊骨是新鲜的,不能直接碾。”孙明远走过去,拿起一块骨头仔细端详,“得先敲碎了烤,等骨头发黄变脆了再碾成粉。”

铁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认真地点头:“明远哥,这狼骨要不要也这样处理?”

“狼骨已经晾干了,直接碾就行。”孙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慢慢来。”

院子角落里,两只黄麂子正悠闲地踱步。孙明远抱来一捆金黄的秸秆,放在它们面前。谁知这两个家伙却摆出一副挑剔的模样,对着秸秆爱理不理。

“呵,还挺讲究。”孙明远轻笑一声,“不吃就不吃吧,反正也不打算养你们。”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