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 第一百二十章 卜上一卜

孟忠这才仔细打量起这个小师妹。虽然早知她年纪小,但真人比想象中还要稚嫩几分。不过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透着一股灵气。

方才那一手接元力波动的本事,更是让孟忠刮目相看。这种灵力掌控能力,就算是一些成名已久的修士也未必能做到。

“没想到我三玄山会来一个真正的天才。”孟忠由衷感叹。

苏瑾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二师兄这么说,让我很忐忑。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你比清微师妹更有天赋,甚至比青云崖的李留真还要厉害。”孟忠笑道,“最难得的是你的心性。”

说着,他掏出一个古朴的龟壳:“让我给你卜上一卦。”

苏瑾好奇地看着孟忠摆弄龟壳,只见他手指在上面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响声。

片刻后,孟忠的笑容渐渐消失,眉头紧锁:“小师妹,你十四岁之前最好不要见家人。”

“为什么?”苏瑾不解地问道,心中突然涌起一丝不安。

“因为你天赋太好,命运总爱在你身边玩夺与予。十四岁后你修为大成,这个劫数就过去了。所以,师妹多努力啊,争取早日打成。”孟忠的语气格外凝重。

孟忠的话语含糊其辞,却让苏瑾心中一喜。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这简单的“师妹多努力”四个字,对修道之人而言,已是再明显不过的指点。

微虚和微宁立刻凑上前来,一左一右望着孟忠。两个小姑娘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像是两只讨食的小鸟。

“师父,那我呢?”微虚迫不及待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

“师伯,我也想知道。”微宁也赶紧附和,生怕错过了这难得的机会。

孟忠看着两个小姑娘期盼的眼神,不由得露出一丝宠溺的笑意。他轻抚着长须,故作高深道:“你们还需继续努力。”

“那努力就够了吗?”微虚追问道,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光。

孟忠微微颔首:“以你们的天资,只要肯下功夫,自然可成。不过……”他故意拖长了语调,“修道之路漫长,切莫心浮气躁。”

两个小姑娘对视一眼,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修道之路,充满了希望。

苏瑾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不禁想起前世求学时光。那时她为了完成实验,经常熬到深夜。虽然辛苦,却因为导师的一句肯定而倍感欣慰。如今看着微虚和微宁,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屋内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微虚和微宁许久未见孟忠,此刻话匣子一打开便停不下来。从修炼心得到日常琐事,事无巨细地向孟忠汇报。苏瑾这才明白,相比赵焕和孟林杨,眼前这两个才是孟忠真正倾心教导的弟子。

孟忠在修真院住了下来,与李文昭的冲突也不了了之。连着两日,他专心教导微虚,连课都不让她去上了。每当夜深人静时,苏瑾都能听到隔壁传来低声的讨论声,偶尔还夹杂着微虚恍然大悟的惊呼。

苏瑾和微宁见状,也赖在屋里不去上课。孟忠也不介意,索性带着三人夜观星象。他指着满天繁星,讲述着天象与修道的关系。

只是第二天,苏瑾和微宁就默默地去上课了。看着微虚日以继夜地学习,她们深感自己还是安分些的好。微虚的天赋确实出众,短短两日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师父要走了?”这天清晨,微虚听闻孟忠即将离开的消息,声音里带着浓浓的不舍。她放下手中的书卷,眼眶微红。

孟忠轻叹一声,语气中也带着几分无奈:“等圣旨送达,我就得动身。这些年为官,身不由己啊。”他顿了顿,又安慰道,“若有不解之处,赶紧通知你二师兄。”

正说着,山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修真院弟子匆匆跑来报信,说是一队锦衣卫到了。

苏瑾听到这个消息,心头一紧。她强装镇定,找了个买药材的借口想要溜走。孟忠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配合着让微虚微宁陪她同去。

李文明和陈静安并未起疑,他们正忙着准备迎接锦衣卫。作为修真院的代表,他们必须妥善处理这次接洽。

孟忠站在院中,看着那一队锦衣卫缓缓而来。他们身着玄鹰袍,腰佩映雪剑,气势凛然。孟忠心中暗自后悔,若早知如此,他该直接去天师府提人才是。现在将这群人招来,只怕会惹出更多事端。

更让他担心的是,颜无痕一案,处处都有苏瑾的影子。若是让锦衣卫查出什么蛛丝马迹,后果不堪设想。

“孟大人。”为首的锦衣卫翻身下马,抱拳行礼。他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眼神锐利如刀。

“钱千户亲自带队,那就放心了。”孟忠笑着回礼。

他向李文明二人介绍道:“这位是锦衣卫千户钱铭大人。钱千户,这是修真院的两位院主,颜无痕一案多亏他们相助。”

“哦?”钱铭来了兴趣,目光在两位院主身上扫过。

孟忠简单说明了颜无痕意图以学生为肥料培育噬元蛊,幸得及时发现制止的经过。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一阵后怕。

“陛下给了多少时日?”孟忠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半月之内必须解决。”钱铭的声音很低,但字字清晰。

孟忠皱眉:“这也太急了。”

钱铭见四下无人,凑近低声道:“大人可有良策?”

“临行前我掐指一算,此事虽难,但终有好结果。”孟忠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钱铭眉头舒展,他虽对外称不信这些,但做锦衣卫这些年,早已见识过太多无法解释的事。况且孟忠曾三次助他破案,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这让他不得不信服孟忠的判断。

“那从何处着手为好?”钱铭追问道。

“时间紧迫,我们还是先查查这颜无痕的来历吧。”孟忠看向钱铭,声音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

钱铭听到限期二字就绷紧了神经,也顾不得细究颜无痕被抓一事,连连点头。

李文明和陈静安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疑惑。两人都是修真院的老人了,对这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再熟悉不过。

“这事确实蹊跷。”李文明压低声音,“颜无痕被抓得太容易了些。”

陈静安微微颔首:“而且时机也太巧。”

孙谨站在一旁,眉头紧锁。他几次想开口提醒钱铭,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作为锦衣卫中的老人,他对这种反常的情况格外敏感。

颜无痕修为高深,行事谨慎,怎会轻易落网?据说他抓那个学生时已是深夜,玄元宫和修真院的反应未免太快了些。

孙谨暗自思忖,这些年来修真院学生失踪的案例他都查过。大多数都是受不了修行压力逃走,或是不愿做道士还俗回家。真正的意外死亡,三年来只有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