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1:我神农系统,带全家吃肉 第49章 种地,狠狠地种地!

离谱了!

离了大谱了!

邪了门了!

一大早,陈山河已经踏上前往镇上的路。

他也趁着在路边休息的功夫,准备去一趟农场收菜。

但看到眼前的一幕,他直呼邪门!

原先种下的水稻,已经长成了!

粗壮的灌木枝干,片叶不长,枝条两边竟然挂着垂在地上的两个麻袋!

麻袋打开,里面是装得满满当当的大米!

一袋子足足有将近五十斤!

这踏**对吗!

一块普通土壤就有一百斤粮食,红土壤就更离谱了,四个袋子,产了两百斤粮食!

光是这么一小块地,就产出了一千斤粮食!

乖乖,这得是亩产多少斤啊?

远远超过亩产万斤!

而且这神农农场的水稻产出方式,完全就是“胎神”!

根本不走寻常路!

要不是自己见多识广,还真被这场面给吓到了。

这神农系统的制造者是有什么毛病吗,大米不长在稻谷里,直接长成了就装袋。

这对吗?

陈山河也不浪费时间,直接一扯就把装米的袋子从枝条上扒下来,把所有大米都给装进了一旁的仓库里面。

虽然是一千斤粮食,但陈山河三两下就全部给搬进去了,这下子一家子真的不愁吃喝了!

但还是小了!

要是这块地再大一些,产量再丰富一些,就完美了!

不仅仅只是自己家里能够吃饱了,甚至整个生产队都能够吃得饱饱的!

“系统,我还得种多久才能够升级农场?”

陈山河试探性地问了一下。

从系统每天给的任务就能够看得出来,这系统绝对不是个呆子,很清楚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

但系统并没有回应,留下陈山河独自一个人沉默了半分钟。

没回应也无所谓,陈山河继续种下大米,八小时能收获一千斤,八十小时就能收获一万斤!

种地,狠狠地种地!

种完以后,陈山河这才继续出发前往镇上。

这一回他带了野猪肉,带了牛奶,甚至还把自己种好的人参都给拿了出来。

生产队的奶牛如今产奶旺盛,除了给食堂留下一些,陈山河都给带了出来。

这次来镇上就有经验多了,陈山河找好地方便开始吆喝起来。

做生意嘛,胆大心细,就是要敢吆喝才能够有买卖。

“肥美野猪肉,肉香猪油大,能吃肉能榨油!”

“比糖水儿还好喝的鲜牛奶,有营养又美味!”

“上好的野人参,都是百年好参,都来瞧瞧!”

陈山河像rap似的喊着口号,就差原地唱跳了。

为了生产队,必须卖点力气。

三队地多人少,至少要多一百多个劳动力才够种下那么多地,但一百多个劳动力可能要多带来三四百张嘴,负担又加重了!

不仅是这个时代种地的效率差,这年头想靠种地翻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必须要搞花样,盘活生产队!

不多时便有不少路人都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虽然只卖三样东西,但是这三样东西也算是有市场,尤其是野猪肉。

现在讲究一个吃肥不吃瘦,哪怕是去供销社跟一些猪肉摊,买肥肉的比买瘦肉的多多了。

肥肉又能榨油又能吃,猪肉渣渣还能下饭。

这也是后来许多中老年人都喜欢猪肉渣渣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好吃,还因为回忆!

买野猪肉的人不少,陈山河手上很快多了十几张票证,摊位旁边还放了好几袋子的大米跟面粉,都是来换猪肉的人留下的。

有票收票,没票收粮,这就是陈山河的准则。

也有识货的一直眼尖盯着陈山河的人参。

“呦!你这人参怎么长得跟萝卜似的,又粗又长,这还是人参么!”

“呀!你不说我还以为这卖的是白萝卜呢!”

“这是人参?我滴乖乖,我还以为这白萝卜没人买呢!”

不少人这才注意到了摆在角落里的人参。

陈山河只放了三根人参在外面,这东西主打一个物以稀为贵,放多了真成白菜了,不就没人买了?

“啥啥啥!别瞎说,我这可是正经的百年老参!”

“要不是粮食紧缺了,我还舍不得拿出来呢,你们仔细瞧瞧,仔细闻闻!”

立马有人凑上前来,陈山河连忙说道。

“哎哎哎!闻可以,每人只能闻一下,别给我把气儿吸走了,我这人参灵着呢!”

人参本身是有甘草香的,香中还带着一丝涩味,很是独特。

立马有人闻出味道来,连连点头。

“真是人参嘿!你这人参咋这么大的,吓死人了!”

“这么大人参吃下去,不得补成牛了!”

周围人群嚷嚷着,很快吸引来了更多的人。

“我这可是上好的百年人参,好东西呢,就真给你补成牛了,你还能下地犁上两亩地呢!”

陈山河的话,引得周围都是哈哈大笑的声音。

“这多少钱呢,我出三十斤粮票跟你换行不!”

“三十斤?我出五十斤!”

“我出一百斤的面票!”

“这好东西,我出五十斤油票,额外加你十块钱!”

叫着要买的人不少,陈山河挑了三个,分别将三根人参都给卖了出去。

自己这东西可是土生土长的,不存在造假,陈山河自己都放心得很。

三根人参,换了四百斤的米票和两百斤的面票以及十块钱现金,属实是不少,陈山河自己都惊讶得不行。

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换到的票证,陈山河也来到了供销社门口,只留下几张大面额的票证,便将剩余的全部都给换成了实物。

这大面额的票证,陈山河决定用来做“种子”!

小面额产出小面额的票证,大面额自然能够产出大面额的票证!

没多久,一车满满的粮食已经摆放妥当,这回又是将近上千斤的粮食,还有不少的油盐酱醋,这可都能放在生产队食堂。

但为了省力气,陈山河偷了个懒,将绝大多数的粮食都放在了神农仓库里,自己的平板车上只放了二百斤粮食。

轻松减负。

等到即将回到生产队的那条路上,陈山河才将所有的物资都摆放在了平板车上。

大摇大摆地推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