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互换,我在朝堂替他厮杀 第492章

();

深夜,隆冬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仁寿宫的雕花窗棂上。

殿内地龙烧得极旺,却驱不散太后眉间的阴翳。

她斜倚在榻上,指尖一枚羊脂玉轮缓缓滚过眼角已然浮现出的细纹。

便是保养再得宜,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无情。

“这崔令仪,果然是个没福气的。”

太后轻叹道。

云裳正在为太后捏腿,闻言也只是微微垂首,并不敢多搭话。

崔令仪再不好,那也是信王的庶妃,不是她一个下人能够随意议论的。

不过,她不想说,太后却递了话茬儿。

“云裳,你说哀家是不是不该将那崔令仪赐给信王?先丧母又紧接着丧父,若她真的命格不好,岂不是克了信王?”

太后突然将玉轮掷在桌上,撞出清脆声响。

云裳知道这是主子要听回话的征兆。她接过一旁侍女捧着的药盏试了温度,才双手奉上。

“太后娘娘,当时的情形,您的做法是最优解,既化解了当时情形的尴尬,也安抚了勋爵世家。至于后续的事,不过是巧合罢了,那纯庶妃的八字,天祈司不是也合过了吗?虽然不是十足的大富大贵之命,可也远远算不得同殿下相克。

况且,殿下乃是皇室子弟,乃是龙子凤孙,得上天庇护!自然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撼动的。

娘娘莫要多虑了。您这些时日一直歇息不好,可要保重凤体才是!

药如今晾得入口刚刚好,娘娘喝完早些歇息吧。朝政诸事,还都要指望娘娘您呢。”

云裳的话,并未让太后舒缓忧色。

“天祈司,玄浑没了后,都是些庸才……”

提到不明不白没了的心腹,太后神色更加阴郁了。

盯着药汤里晃动的倒影,太后恍惚看见中秋夜宴时裴玠似笑非笑的眼睛。

那日,一出裴玠自导自演的中毒戏码,就将自己逼到了一个不慈的地步。

崔家女又闹出了那等事,她根本是骑虎难下,就算知道此女并非善类,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将其许给晏之。

如今,若真因为这崔家女的命格妨了晏之,那真让她不能接受了。

端起一旁的药盏,太后皱着眉头,将有些微微烫的汤药一饮而尽。

太后这段时间身子一直不太好。

这也难怪。

自入春以来到如今隆冬时节,她接连栽在裴玠手中数次,原本同奉国公之间和睦的关系也被彻底打乱。

如今,裴玠的势力越发稳固,倒是原本稳操胜券的她,却在前朝步履维艰。

前些时日,朝堂上甚至有御史上书,说便是圣上因着天祈司的命格之言暂时无法大婚,可亲政一说自古并非和大婚绑定在一起。

那寒门出身的御史竟敢在朝堂上大放厥词。

“太祖皇帝十四岁亲政,宪宗皇帝十六岁掌权,何以当今圣上年近二十,仍不得亲揽朝纲?”

那些字句像毒刺般扎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之前,幼帝登基,等到大婚后亲政,是为了让圣上能够更好熟悉掌握朝政,避免因年幼而在朝政上决策失误。

且多数帝王十五六便会定下皇后,不少甚至会更早。

可这情况放在当今身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圣上受限于命格之言,已近双十却仍未大婚。

可这并不影响他亲政啊!

古来帝王,十五六亲政的比比皆是,为何当今却一定要大婚后才能彻底从太后手中接过朝政大权?!

到底是太后放心不下圣上,还是贪慕手中权势,不愿卸下大权?!

中秋宫宴,圣上当着宗亲朝臣的面中毒,到底是意外,是外族动手,还是有人不想看到陛下亲政的场景呢?

那御史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说得太后的脸色愈发阴沉。

最耐人寻味的是,奉国公自始至终一言未发。

太后从未那么狼狈过。

下朝的时候,只觉自己头昏脑涨。

自那之后,太后便夜夜不得安眠。

她总被梦魇缠身,不光梦见当年的一些旧事,还会梦到裴玠亲政的场景。

梦见,裴玠命人将其搀扶回仁寿宫,并命人牢牢封死了仁寿宫的门窗,不许任何人进出。

“母后日后就好好待在宫中享福吧!”

享福二字,带着浓浓的讥讽。

而裴琰,也被他禁足府中,甚至还被以莫须有的大不敬之罪褫夺了亲王尊爵。

甚至,宫中还会派人以所谓“教导规矩”的名头,去已经被撤去信王府牌匾的府上,用各种理由羞辱裴琰。

奉国公全程对这静默不言,显然,已经站队了圣上。

太后夜夜惊醒,而后便不得安睡。

她不敢想象,如果梦中的场景成真……

为此,太医署的人安神药方子换了好几轮,好不容易如今这个方子有些成效,服下后能让太后勉强睡到天明。

太后虽然如今远远算不上年迈,但因着这大半年的心力交瘁,再加上这些时日的失眠,人也憔悴了不少,甚至白日里也常有恍惚之时。

如今,骤然听闻崔珺的事,她眉间的紧皱自然更多了些。

崔令仪不过是个庶妃,可若是影响了晏之,影响了晏之将来的大婚,那便是大罪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