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婚姻做线,我被生活提着走 第370章

虽然从职级来说,是属于平调过去的。但是熟悉官场的都知道,黄继学等于被闲置了。从实权副职到了党校,不亚于被发配。

在李清梅和吴雨的陪同下,黄继学走了过来。

李清梅看到李默之后,笑着给黄继学说道:“这是老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默,上一轮科级干部培训班还是优秀学员,没想到这一轮处级干部培训班,他又来了。”

李默开玩笑道:“学习使人进步,只能说我这个人太想进步了。”

黄继学笑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了。

五个人往这里一坐,黄继学对吴雨说道:“吴校长这个安排有问题,李默同志是学生,应该坐在上座。毕竟李默同志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从黄继学开玩笑的态度来看,应该是性格比较随和的。

李默赶紧接过来:“那可不行,各位领导应该坐上座,都是我学习的对象。你们是老师我是学生,哪有让老师坐在下座的。”

李清梅笑而不语,她知道李默这小子看起来闷,实际上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他肯定不会让话掉在地上。

黄继学觉得李默也有点意思,便没有再调侃他,而是聊起了老山县的情况:“说起老山县,我倒觉得这个小县城有点不简单。半年之内,惊动省里两次,能够被省里记挂在心,说明这县里面有能人啊。”

黄继学所说的惊动省里两次,一次就是幸福村的项目,因为成为典型案例,后来反转再反转,又有省人大过去,算得上是惊动省里了。

还有一次,就是不久前的水沙乡扫黑事件。大多数人只知道万天集团涉黑,实际上一系列问题,正在逐步解决。而且省里因此对乡镇一些履历造假,都在严查。

真正的大问题,反而以无声无息的方式正在逐步处理。

黄继学说省里记挂在心,自然是问题还没有解决。证明这件事的内情,黄继学是清楚的。

所以他说的能人,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很难评价了。

李清梅闻言,瞥了一眼李默:“的确有能人,翻江倒海的能人。”

黄继学所说的两件事,都和李默有一定的关系。幸福村项目就是因他而起,至于万天集团涉黑事件,他就是调查组组长,而且还是他把关键证据直接递交到了省里。

只是这两件事,给庆州市和老山县,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李清梅这个能人,是带着讽刺口吻的。

李默干笑一声,不敢再说什么。

不过他这个行为,自然引起了黄继学的注意,他看向李默:“李默同志是老山县的人,看来对这两件事比较了解,不如具体跟我们说说。”

这就难倒了李默,李默自然对这两件事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说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他都了解。但是让他来说的话,无疑是自曝家丑。

可如果说不大清楚,黄继学如果知道了自己在这两件事上扮演的角色,那肯定会直接说自己耍滑头。

李默看了一眼李清梅,指望这位“姑姑”帮自己解嘲。

结果李清梅很有兴致地看着这边,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吴雨对于这些情况了解不深,所以秉承着不说话不出事的思路,假装木头人。

李默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这两件事怎么说呢,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两件事,看似暴露了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刮骨疗毒提供了条件,为下一步振兴发展夯实了基础。”

李默只能硬扯,人家想要知道一些细节问题,但是他偏偏绕着细节走,专门说大的。

黄继学笑容玩味,显然听出了李默的敷衍。

“按照李默同志的话,就是交了学费是吧?贫困山区想要发展,必然要走过的阶段。”

黄继学这话听起来是顺着李默的话说,不过却是设了一个陷阱,因为“学费论”显然有轻视代价的意思,过度美化造成的损失。

面对黄继学的语言陷阱,李默不由想起昨晚看俞天骏新闻中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地方发展要顺天时,通地气,符合客观规律。而发展的规律,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发现问题到重构系统,再到创造新知,才能让地方浴火重生,甚至是凤凰涅槃。”

李默引用的这番话,是多年前安北省连续出事,俞天骏回答记者的一番话。他借用过来,觉得还算是比较完美回答了问题。

却没有想到,李默回答了这番话之后,黄继学明显愣了一下,目光有一瞬间变得凌厉了起来。李默不由心里一跳,不知道哪里踩坑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