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嘉公主虽然有点儿不太高兴宁侧妃替自己做主,但心知肚明多半是三皇兄的意思,也就顺着她的话皮笑肉不笑挽留:“是啊,柳夫人不如留下用了午膳再走?”
柳采春能留下跟她们虚与委蛇这半响已经够够的了,怎么可能跟她们同桌吃饭?就算她们能忍受、她还怕自己忍不住了。
“不必了,我家夫君千叮万嘱让我回去呢,他要等我用午饭来着。下次再约。”
宁侧妃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同她道别。
柳采春一走,和嘉公主面色便微微沉了下来,质问宁侧妃:“三皇兄到底让你探什么话?何至于——”
“何至于那样低声下气的讨好那柳氏!”
看得她都要憋屈气闷得肝疼,脸上也忍不住感到隐隐约约火辣辣的疼。
宁侧妃苦笑轻轻摇头:“公主,妾身也并未清楚。”
和嘉公主“哼”了一声,也不知是信了还是不信。
和嘉公主可没有心思留她用午膳,宁侧妃也要忙着回去禀报,于是也匆匆告辞了。
宁侧妃刚回到清王府,坐立不安、等候多时的清王立刻叫人将她带到书房,屏退下人。
“你与她谈了些什么,她是怎么说的,可都记住了?一五一十的告诉本王,不可有半点儿遗漏。”
宁侧妃没来由的感到一阵紧张,“是,王爷......”
宁侧妃记性倒是不差,慢慢的说来,几乎都没有遗漏。
清王忍不住打断,细细反复盘问,心里一会儿担忧一会儿放松。
他觉得柳采春和徐云驰应当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否则不会这会儿了还一点动静也没有,但也有可能他们在做准备工作、准备把自己一网打尽。
柳采春那态度,也太奇怪了,她提起去过那么多地方,却避开了与那村子相连的任何地方、甚至那个村子所在的方位方向她也没提到一个,为什么?是不是故意的?
如果是故意的,未免有些太过于刻意的。
可若不是故意的......她为什么这么做?巧合吗?
还有,她口中所言的格外刺激有意思的事儿,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不是闯入山谷之事?像是,但又不太可能......若真是她怎么敢在宁侧妃面前提起呢?
可若不是,那又是什么?
灵光一闪,清王突然想到,那柳氏今日是不是故意说那些话的?是不是他们真的已经发现了山谷和山谷里的东西?故意说些模棱两可的警告、敲打自己?
不,也不像......这不就打草惊蛇了吗?他们就不怕自己冒险行事?
清王头痛欲裂,越想越乱、越想越心烦。
他甚至有些后悔让宁侧妃去试探了。
若是不去,什么事儿都没有,他或许还能冷静分析、还能保持几分笃定。
这下子......更乱了!
心里边更没底了!
清王咬咬牙,既然想不明白,那么,索性便不要想了,干脆,所有事情提前吧。
横竖都要来这么一遭的,早一阵说不定还能打个出其不意,也没什么不好的。
魏国公与谢大将军将十几把武器悄然运送进宫、送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的脸色很难看。
三哥?他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那个人竟会是三哥......
他自己如何上位的他心里清楚,虽然是大侄儿不厚道、是大侄儿先动的手要将他们一个个皇叔统统安上罪名弄死。
可大侄儿毕竟是正统,而他的江山,得来终究不够名正言顺。
他早料到,他能这么作,其他兄弟未必不会也生出同样的想法。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急切的欲将老牌勋贵们打压下去,在要紧位置上尽早提拔安排自己的人。
为的便是防他们与自己的其他兄弟们勾结。
况且,他们仗着熟悉朝政、占据金陵格局甚至庞大的关系网笼罩着整个江南试图将自己架空,这自己如何能忍?
他打下江山是为了自己当家做主的、而不是为了当个坐在龙椅上的傀儡的。
在起事之后三哥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的兄弟,那时候无异于雪中送炭,他心里一直存着这份情分。
因此打下江山后,他赏赐了他无数珍玩财富,封他为世袭罔替的亲王,更另赏了郡王的爵位将来给他另一个儿子,对他可谓是仁至义尽。
他万万没有想到,试图背后捅他一刀的,会是三哥。
皇上心里难受的紧,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如果进宫禀报的不是魏国公和谢大将军,他可能已经发怒将人呵斥赶走了。
但他知道这两位老臣对自己的忠心绝不会掺假。
“当真是清王?这里头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魏国公摇摇头,叹息道:“皇上,老臣也细问了老三,老三肯定在那一处山谷之中看到了清王的人,绝不会错。老三说,像这样的兵器,装满了整整两个大仓库......”
徐云驰和柳采春只交出了这十来把长剑,其他几口大箱子全都在柳采春的空间里,两人连魏国公一块儿瞒着了。
不然说不清楚。
毕竟,凭两个人的本事从山谷中偷偷弄出十来把兵器这是有可能的,可要是能弄出四大箱子武器,那就离谱的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