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化人生 第13章‖如鱼得水龙秘书

省府大院办公室里,呈现一个匆匆忙忙的年轻人。

他,就是龙阳荣。

年轻的龙阳荣对秘书工作充满热情,他每天迎着朝霞,一脸阳光,精神饱满地步行几千米去上班。

他总是第一个走进办公室,勤快地把办公桌整理得有条有理,然后还给同事们泡好茶水,随后,他便淹没在文件,公文的海里,或穿梭在一个一个的办公室里。

俗话说,“能者多劳。”

文科状元,高材生龙阳荣,他对现在所做的工作既满腔热爱,又肯钻肯干。

人们看到:

他不是被一个个领导亲自叫唤,就是被电话邀去。

听,一个个电话呼他,一声声亲切的呼声:

“龙秘书,

请给我准备一下明天的发言稿。”

A省安排。

“好的A省!”

他恭敬回复。

“龙秘书,

请给我准备一下材料,

明天上级来调研。”

B省安排。

“好的B省!”

他恭敬回答。

“龙秘书,

请准备一篇欢迎词,

明天迎接外宾。”

C省要求。

“好的C省!”

他毕恭毕敬接受……

秘书,总是事多,总是繁忙,他们既是领导的“左臂右膀”,又是领导的“勤务兵”。

阳荣到省府做秘书工作没多久,就表现出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办事果断,处事待人周到细仔,尤其是,他文案作得无懈可击,恰到好处,在这精英云集的省府里他得心应手,令领导满意。

短暂的时间里,阳荣把他的天资异禀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悟性高,善于观察,才思敏捷,善于归纳总结。尤其,他总是取长补短,善于吸取同事的长处,善于揣测领导的意图,在工作上,他很快便是轻车就熟,得心应手。

他细细研究文件,准确掌握政策,巧妙地把握法规。再者,他能揣度每位领导的特性,理性地分析他们的思想,他们办事的风格……

省府大院,这里,是一个丰彩的世界。这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是一个复杂深奥的世界……

八十年代,一切工作的中心就是发展经济,改革开放……

阳荣认真研究N会精神,深得要领,他对改革,搞活经济,研究出一套方法,归纳出一套理论。

他的一篇论文——

《坚定信念,加快步伐搞活云南经济》被刊登在《云南日报》的首版上,成为热文。

A省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加赞誉,马上召见他。

A省当面赞扬说:

“阳荣同志,你这篇论文很有深度,许多观点与我的想法相合,我很赞同。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就是要敢闯敢做,要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的前面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榜样,我们坚持N会精神,坚持走特色**道路。

方向正确,就要加快步伐,摸着石头过河也好,大胆创新也好,就是要积极地,主动地去干……

阳荣同志,不愧是将门之后呀!

我身边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今天,我正式向组织要求,调你来做我的助手。

你有什么要求吗?”

A省微笑地看着阳荣。

听领导这么夸他,这么爱护他,提拔他,年轻的阳荣止不住地一脸欢悦,他为能得到自己内心崇敬的领导的赏识与赞扬,内心无比惊喜,无比感动。

是啊,这份荣幸,谁都会喜不自禁吧,何况,这正是阳荣内心期待的……

“谢谢A省爱护!

谢谢A省培养!

我一定加倍努力,

做您合格的学生。”

阳荣喜悦地说。

龙阳荣,他真是幸运,真是奇才,他到省府工作一年不到,他就得到A省的赏识提拔,

他将前途大好!

A省,是第一副省,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抱负,有才华的领导。在云南,他是一位资历很深,能力很强的实干家,他的许多举措深得民心,他使云南一度落后的经济迅速提高。

阳荣能到这样的领导身边工作,并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这为阳荣今后的发展,铺平了向前的道路。

八十年代末,云南的面貌焕然一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短短几年,云南,边陲云南,每一个州,每一个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村,许多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高寒山区陡峭的山脊上,呈现出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

大型果园,烤烟基地,现代化,无公害养殖场在乡村随处可见。许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应运而生,发展壮大,农民的住房发生了质的变化,茅草房,土垒房,石块房,瓦房,换成一排排崭新的砖房。

云南第一村,更是令人惊赞。

玉溪,曲靖,楚雄,蒙自……

一座座新兴城市,迅速呈现。

企业,在大力改进,壮大。

矿产,钢铁,整合优化。卷烟企业,优化重组,成为创税大户。

云南在腾起,一个个新兴城镇像一颗颗珍珠在云贵高原上,越来越光彩动人。

阳荣,总是奔赴在云南的每个地方,他不是随A省亲临现场考察,就是代表A省到现场进行指导工作。

很快,阳荣的果断,大手笔,大智慧让地方领导与群众印象深刻。他的个人魅力突显而出,让人敬佩。

阳荣,

他荣幸地进入第三梯队到党校学习,他的远方,是龙马山的雄伟,腾飞。

彩云之南,美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