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直播演绎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85章

“!!!”

“多少?我没听错吧?”

“六千万两白银!?”

“我的老天爷,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啊!”

“呵呵,见?我连想都不敢想。”

“这些**也太可恨了。这是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大明的血都被吸光了!”

“怪不得会亡国,这么多蛀虫,岂有不亡之理?”

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都被这个天文数字震惊的无以复加。

六千万两白银!

那是什么概念?

就算大明鼎盛时期,一年的国库税收也才一两千万两白银而已!

把这些白银堆在一起,都足够堆成一座山了!

这是真正的银山!

“老大,咱刚刚没听清,那人说多少?”

朱元璋脸色煞白,甚至都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六…六千万!”

朱标也满脸呆滞,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当朱元璋确定这个数字后,整个人都懵了。

他先是一动不动,紧接着,脸上的愤怒开始一点点浮现,直到最后彻底成为一只发狂的雄狮。

“混账!全都是一群混账**!该死啊!他们真该死!!”

朱元璋不停的咆哮,像疯了一样,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咱真是小看了他们,本以为他们还能有点良知,少贪一点,咱也就不说什么了。”

“可他们竟然贪了足足六千万两白银,把咱的大明全都掏空了!”

“就知道他们还在自诩自己清廉正直,他们到底还有没有一丝一毫的羞耻之心?”

“咱要杀了他们!将他们碎尸万段,剁成肉泥,九族千刀万剐!”

朱元璋的杀意弥漫,幸亏他不是天幕里的朱由检,否则他早就忍不住亲自将这些厚颜无耻的大臣们一个个捅死。

“我的天哪,大哥,咱们国库一年的收入是多少?”

朱棣也是大为震撼。

他是边塞的王爷,见惯了刀光剑影,生死搏杀,可哪怕面对千军万马,他都从来没有吓到过。

但现在,他却被天幕里的那些大臣给吓傻了。

六千万两白银啊,这怎么花能花得完?

不是!

他们是从哪里贪的那么多钱?

朱棣与其说生气、愤怒、震撼,不如说好奇。

他倒是更想知道这些人的生财之道,想着自己能不能学一学,以后有机会学以致用嘛。

有一点他可以肯定,单单是靠搜刮民脂民膏,绝不可能会敛聚这么多金银。

老百姓们哪有钱?

就算敲骨洗髓,也榨不出来这个天文数字。

“咱们一年国库收入顶多也就八百万两白银。”

朱标苦笑一声。

他觉得很讽刺。

大明是建立在废墟上的王朝,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万物凋零。

整个北境残破不堪,百姓生活极度困难。

为改变这一现状,朱标帮着朱元璋没日没夜的处理政务,拼命将大明一点点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

就在不久前,国库清点一年税收,各种杂项加在一起,折算白银差不多八百万两。

就这,朱标高兴的好几天没睡着觉,觉得大明已经走上了正轨,一切都在往好了发展。

可在看到天幕里那些大臣的家财后,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纯纯小丑。

为了八百万两高兴的睡不着觉,人家六千万两还在哭穷。

真的,有点想笑。

有时候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比人与狗的差距都大!

“来人!”

朱元璋受不了了。

他必须要把心里的这股邪火发出去。

一声令下,几个锦衣卫便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你们立刻去查清在京五品以上官员所有的财产,只要查到有人财产与他们俸禄不符,杀无赦!”

“卑职遵命。”

锦衣卫们得到命令后,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朱标和朱棣面面相觑,不敢多说一句话。

恐怕今夜,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人头落地。

……

永乐年间。

“六千万两白银?我的个乖乖,这些文官这么有钱!?”

一向大大咧咧的朱高煦在听到这个天文数字后,差点吓得晕过去。

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极限了。

“好啊,果然都是咱大明的忠臣。”

永乐大帝朱棣早就已经气得浑身发抖,眼睛里溢满了杀气。

大殿上的文官们全都瑟瑟发抖,头都不敢抬,生怕被朱棣注意到。

他们也都被吓到了。

明末的文官也太能贪了,这么多钱,到底是怎么贪的?

“大侄子,你之前不还替那些人说话吗?现在咋不说了?”

朱高煦嬉皮笑脸的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满脸通红,如鲠在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些人竟然这么能贪。

整整六千万两白银啊!

这可是永乐年间十几年的税收。

到底谁是末世谁是盛世啊?

朱瞻基一时竟然搞不清楚了。

……

崇祯位面。

“六千万两!六千万两!!!”

崇祯皇帝眼睛通红,几乎要滴血。

犹记的之前那些大臣们跟他哭穷的画面,一个个悲痛欲绝的,好像多让他们掏一分钱,明天他们就得上街要饭去。

现在回想起来,他感觉自己就是古往今来第一蠢笨如猪的超级大昏君!

“他们骗了朕!”

“朕的钱!”

“全都进了他们的口袋,居然还在向朕哭穷,要朕提高他们的俸禄!”

“奇耻大辱啊!”

崇祯皇帝哭了,真的哭的伤心欲绝。

他那颗纯洁而幼小的心灵,第一次被伤的体无完肤。

“全都是奸贼!全都是佞臣!”

崇祯皇帝咆哮怒骂。

整整一个时辰,他都没有缓过来。

深夜。

崇祯皇帝孤独的望着天幕,心里满是绝望。

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将朝廷大臣连根拔起?

那将会让大明局势更加动荡。

学天幕里的朱由检?

又太晚了!

人家从五岁便开始布局,学习医理,收拢人心,增强实力,组建新军,一步步才走到今日。

而他呢?

现在才认清文官集团的丑恶嘴脸。

“不!朕不甘心!”

崇祯皇帝死死盯着天幕,他要继续寻找,试图从朱由检的身上,找到一个适合他动手铲除那些文官的方法。

“一定会有!一定!”

崇祯皇帝坚信。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