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要做全家摇钱树 第406章

只是等明年高考恢复后,这套书才火起来,大家伙排着队购买,而在乡下的知青们不是家里有关系的,很难抢到。

这会儿大家伙儿对齐跃进的话特别感兴趣,也为了护着这对年轻的夫妻,跟随着他们一起去了沪市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场运动对出版社打击不小,不过在七二年后,情况好多了,很多书籍和刊物得以正常印刷。

宁湘云给门卫看了自己的工作证,说明了来意。

那门卫立马笑着引大家伙去了社长办公室!

“郑队长稀客、稀客啊,”那荣社长笑着上前跟郑队长握手。

郑队长是外滩那边治安队长,平日里带队巡逻,基本上去过那边的人都认得他。

齐跃进看向宁鸿云三人,小声说:“原来郑队长的面子大啊,行了,这里没你们什么事了。

相信你们也不想看着这六千块被我怎么痛快花出去吧?”

“你别太得意,”宁鸿云笑着,却咬着牙丢下一句,带着宁湘云和小娟离开了。

他们一走,办公室里的氛围立马变得轻松自在了。

“荣社长,今天的主角是这位齐跃进同志,就是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跃进75。他得了一笔六千块的赔偿,想来你们这里购置一批书,捐赠给下乡的知青们。

这不,我们跟来瞧个热闹。”郑队长向荣社长郑重地引荐了齐跃进。

荣社长看向齐跃进,忍不住细细打量着,笑着夸道:“小齐同志年轻有为,有想法!不知道你想购买哪些书?我们这里有一份书单。”

他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册子递过去,“这是我们从出版社成立到现在,出版过的书籍和刊物。

大部分是我们单位参与编辑和出版的,还有一小部分是租印其他出版社的……

底下那本记录着我们出版社仓库里的存书名字与数量……”

齐跃进笑着点头说了声谢谢,然后他双手接过来慢慢看着。

从头到尾捋了一遍后,他直接点了三个,“社长,我想订《毛选》、这个《数理化自学丛书》、《钢铁》、《把一切献给党》以及你们出版的《科学画报》!

对了,我听说沪市还有一部《十万个为什么》?”

荣社长忍不住冲他竖起大拇哥,“小同志这是来之前做过调查吧?这几套书都很经典,你说的前几个,我们单位有。

尤其是《科学画报》是我们单位主推的期刊之一……

不过《数理化自学丛书》这套书没发布完,就……纸型都毁了,要想重新排版,怕是费时费力。你们要的数量不多,印刷厂的同志们怕是不接这活的。而且这套书是六二年编的,已经过去十多年,不如你们选其他版本……

《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们沪市人民出版社的,这套书内容很不错,特别适合知青们品读。我可以帮你们谈……”

话题比较敏感,他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这套书因为畅销超过《毛选》被批为“毒草”,后来进行了改版才得以继续发行。

齐跃进笑着说:“荣社长,这《数理化自学丛书》是贵单位编写发布的。

我之前从同学那看到过,这套书跟其他的不一样,不需要老师带领着,读者自己就能学会。

而且我听说上面的例题啊、习题啊都是老先生们总结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很适合知青们短时间内系统掌握数理化知识。

有了这套工具书,知青们才有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想问您,多少套的需求,才能让印刷厂重新对此排版印刷?”

荣社长苦笑着摆手:“小齐同志,我们当然明白这套书的价值,可我们当初印刷数量少、影响力不高。

可以说我们只为了你们重排印刷。六千块看着多,但是一套书十七册,哪怕我们给你们六块五的价格。

你算算能买多少套吧!”

听到动静过来的一个车间主任也跟着摇头,“小齐同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为了千八百套书,就让我们工人重排,那不是逗人玩吗?这方面的书版本挺多的,你没必要执着这一套吧?

现在又不考学,只是看着消磨时间、涨点知识,完全能应付招考。”

不一样的,招考的试卷简单,可几百万人的高考,对大家知识点掌握要求很高的。

“荣社长,如果我说钱不是问题呢?”齐跃进笑着说,“我认识不少老同志,他们特别支持年轻一辈学技术,参加咱们国家的发展建设。

相信我将这件事一说,他们会出钱支持的。您就先给我透个底呗?”

荣社长看着他认真执着的样子,长叹口气拍下双腿,笑道:“这套书啊,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和热爱了。

大家都希望这套书能够帮助更多、爱学的青年。既然你坚持,那我就尝试着跟印刷厂的员工们商量下。

看看至少印刷多少套,他们会重新排版这套书。”

齐跃进感激地握住他的手,“社长谢谢您!”

“谢啥啊,你这是在做好事。知识是国家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越多的青年们学到真本事,才能组成一个个瓦片,让咱们国家快速追赶……”荣社长拍拍他的肩膀,“不过,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这套书本来就册数多,定价贵。”

齐跃进笑着说:“不然,社长您带我一起过去呗?总得让我死心一下吧?”

其他人也点头,“荣社长,既然小齐同志这么喜欢这套书,那这套书肯定有过人之处,我们也想见识下。”

白思涵跟着点头。进哥从来都不做无用功,她最好奇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