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第57章 赴港

倪框说是作为港岛四大才子之一。

但关于这人,秦远了解不多,只知他是从大陆偷渡到港岛的,好像逃命时烧过桥...

不像好人...

秦远没什么精神洁癖,既然撞自己手里,那薅这羊毛,就不用跟这人客气。

外面天色漆黑,静悄悄,偶有几声公鸡打鸣声传来。

秦远开始看起情报面板上的小说来。

别说,写的还可以,不知不觉便看到了清晨。

当然,这小说也有不小问题,上面有影射、讽刺大陆的嫌疑,很明显。

回头要是投稿发表,这个一定得好好改改。

而昨天写住房申请时,陈国文也干脆,索性把秦远的长假也给批了。

所以秦远今天不用上班,窝在被窝里看小说,一直把蓝血人看完才起。

简单洗漱一番,吃完早饭,已经9点多。

赴港之前,还有不少事要处理。

坐在桌前,秦远拿出几个记事本,第一本上面记录着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还是冯舒雅帮忙整理的。

剩下几本,是一些有关杂交作物方面的手抄书,是秦远花钱,找人在市图书馆、农科院抄的。

原书属于市图书馆、农科院的珍藏书籍,买不到,只能抄,抄了厚厚的好几个记事本。

算是对偶像袁教授研究杂交水稻的支持吧,秦远打算把这些寄给他。

这年头,寄包裹要自行包装。

秦远找来一个小木箱,把几本记事本放里面。

想了想,他又在里面放了一个竹筒。

竹筒里面是绿不拉几的草药,丑是丑了点,但对治疗湿疹等皮肤病,有绝佳效果。

袁教授常年泡在水稻田里,早早换上皮肤病,这个刚好用得上。

最后,秦远又朝木箱里放了些钱 全国粮票。

外面用布打包好,拎起包裹,秦远不紧不慢地蹬上车子来到邮局。

“同志,请把我这个包裹寄到湘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收件人农校教师袁...”

看过偶像传记,秦远清晰记得地址。

“寄的什么东西?”

“几本笔记 一罐中药 一些钱和粮票。”

“同志,你等一下,包裹需要检查一下...”邮递员边说边检查,片刻之后,确认没问题,点头回道,“可以寄,把寄件人填一下,还有要加急吗?”

“加急!”

说着填单称重,寄件人填的是“禾下乘凉梦”。

接着,成功付费寄出,算是了了秦远一桩心愿...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周三,早晨起床,秦远颇为自律,又嗑一颗参元养身丸,接着在天井里练功,忍不住小声念诗。

一遍功练完,神清气爽,不知是否是心理作用,秦远总感觉自己面色比以前更加红润了。

“秦远同志,练完功了吧,有好消息哦,快来!”

忽地,一道清丽声音从灶坡间传来。

秦远转头看去。

见许贞捧着个粗陶大碗,眉眼带笑,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小客堂,把大碗轻轻朝小桌上一放。

闻言,秦远目露好奇,走上前去。

接着,许贞把粗陶大碗推到他面前,笑吟吟说道:

“快尝尝我下的面,我跟老师傅专门学的刀鱼面,他还夸我有天赋呢,味道很好的。”

粗陶大碗冒着腾腾热气,一股鲜香扑面而来。

那玉色的面汤,白色的面条,点缀着些许葱花,看着颇为**。

刀鱼面的面条由新鲜刀鱼茸、蛋清、富强粉加水搅拌,手工擀制而成,精华全在面条里,堪称一绝。

不过秦远却摆摆手,婉拒,温声回道:

“无功不受禄,这怎么好意思。”

“有功的。”许贞目露笑意,从身上掏出一张报纸,说道,“我们的小说《亮剑》发表了,还是在《文汇报》的小说板块。

我昨天去投稿时,报社的主编颇为看好,没想到它今早就发表了。”

《文汇报》是沪城的老牌报刊,有小三十年了,即使在全国都有颇大的影响力。

秦远接过报纸看了看,不由目露笑意,不过看到故事最后,下面附有作者简介。

许贞的一笔带过,自己的倒是蛮详细。

秦远诧异问道:

“怎么我这简介写的这么清楚,还写了真名?”

许贞轻声解释说:

“秦远同志登过沪城晚报,有名气的,而作者简介**名,能增强文章可信度和吸引力。

这算是文汇报的传统,当初茅盾先生上面发表小说时,也介绍了真名。

这个,对你有影响吗?”

秦远摇了摇头,出声说道:“没事。”

接着,许贞目露期待,笑吟吟说道:

“既然如此,那秦远同志快来吃面,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

盛情难却,看着许贞满脸期许的表情,秦远没好意思再拒绝,温声说道:

“谢谢许同志款待,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面条,尝了一口。

“味道怎么样?”

“劲道,鲜美,开胃!”

与此同时,华侨公寓。

石惠两口子正在享用早餐,生煎包 粉丝汤。

夫妻俩一边吃生煎,一边看着报纸,而翻到早上送来的《文汇报》,石惠突然眼前一亮,微笑说道:

“之前我俩还在发愁,给小秦同志安排什么工作好,现在不用愁了。

给他安排个编剧正合适。

没想到,他还蛮有才,竟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写的挺不错。”

闻言,傅琦来了兴致,也凑了过来。

“是嘛,我看看!”

文汇报上**名,还是有好处的。

至少秦远赴港岛的话,再去发表卫斯理小说,不会让人感到任何突兀。

赴港的日子来得很快。

临行前,秦远做了一些安排。

桥东村,家里,他给秦三柱留下一些钱 侨汇券,有保密性,他只说自己出趟长差,没说具体去哪。

秦三柱嘱托道:“儿子,在外好好照顾自己,等你回来,爸给你做鲥鱼吃。”

棉纺厂宿舍。

白蓝:“阿远哥,在外小心,我给你编了生辰小马手绳,保平安的,你带上。

还有,你那房子我会常打扫,也会去常看小霞和三柱叔的。”

44号家里。

冯舒雅:“一路平安,穷家富路,我这还有些钱 侨汇券,你拿着...”

这年头,坐飞机太过罕见。

“况且...况且...”

沪城火车站,绿皮火车缓缓启动,秦远也踏上了赴港的旅程。

瞥了眼储物空间,里面2吨多白银 100张千元美刀,让他心里,有底气。

之前,无意中听石惠说过,这千元纸币的美刀居然还在流通当中,能用!


本章换源阅读
X